揣摩他人心理的6種讀心術
察言觀色是一切人情往來中操縱自如的基本技術。不會察言觀色,等于不知風向便去轉動舵柄,世事國通無從談起,弄不好還會在小風浪中翻了船。
直覺雖然敏感卻容易受人蒙蔽,懂得如何推理和判斷才是察言觀色所追求的頂級技藝。言辭能透露一個人的品格,表情眼神能讓我們窺測他人內心,衣著、坐姿、手勢也會在毫無知覺之中出賣它們的主人。
言談能告訴你一個人的地位、性格、品質及至流露內心情緒,因此善聽弦外之音是“察言”的關鍵所在。
如果說觀色猶如察看天氣,那么看一個的臉色應如“看云識天氣”般,有很深的學問,因為不是所有人所有時間和場合都能喜怒形于色,相反是“笑在臉上,哭在心里”。
“眼色”是“臉色”中 應關注的重點。它 能不由自主地告訴我們真相,人的坐姿和服裝同樣有助于我們現人于微,進而識別他人整體,對其內心意圖洞若觀火。
1.能辨風向才會使好舵。
一個舉人經過三科,又參加候選,得了一個山東某縣縣令的職位。第一次去拜見上司,想不出該說什么話。沉默了~會,忽然問道:“大人尊姓?”這位上司很吃驚,勉強說了姓某。縣令低頭想了很久,說:“大人的姓,百家姓中所沒有。”上司更加驚異,說:“我是旗人?”貴縣不知道嗎?”縣令又站起來,說:“大人在哪一旗,”上司說:“正紅旗。”縣令說:“正黃旗 好,大人怎么不在正黃旗呢?”上司勃然大怒,問:“貴縣是哪一省的人?”縣令說:“廣西。”上司說:“廣東 好,你為什么不在廣東?”縣令吃了一驚,這才發現上司滿臉怒氣,趕快走了出去。第二天,上司令他回去,任學校教職。究其原因,便是不會察言觀色。
我們如能真的在交際中察言觀色,隨機應變,也是一種本領。例如在訪問中我們常常會遇見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訪問者應全神貫注地與主人交談,與此同時,也應對~些意料之外的信息敏銳地感知,恰當地處理。
主人一面跟你說話,一面眼往別處看,同時有人在小聲講話,這表明剛才你的來訪打斷了什么重要的事,主人心里惦記著這件事,雖然他在接待你,卻是心不在焉。這時你 明智的方法是打住,丟下一個 重要的請求告辭:“您一定很忙。我就不打擾了,過~兩天我再來聽回音吧!”你走了,主人心里對你既有感激,也有內疚:“因為自己的事,沒好好接待人家。”這樣,他會努力完成你的托付,以此來補報。
在交談過程中突然響起門鈴、電話鈴,這時你應該主動中止交談,請主人接待來人,接聽電話,不能聽而不聞滔滔不絕地說下去,使主人左右為難。
當你再次訪問希望聽到所托之事已經辦妥的好消息時,卻發現主人受托之后盡管費心不少但并沒圓滿完成甚至進度很慢。這時難免發急,可是你應該將到了嘴邊的催促化為感謝,充分肯定主人為你作的努力,然后再告之以目前的處境,以求得理解和同情。這時,主人就會意識到雖然費時費心卻還沒有真正解決問題,產生了好人做到底的決心,進一步為你奔走。
人際交往中,對他人的言語、表情、手勢、動作以及看似不經意的行為有較為敏銳細致的觀察,是掌握對方意圖的先決條件,測得風問才能使舵。例如和上司打交道時,對其眼手的觀察,能夠讓我們洞悉其內心:
①上司說話時不抬頭,不看人。這是一種不良的征兆——輕視下屬,認為此人無能。
②上司從上往下看人。這是一種優越感的表現——好支配人、高傲自負。
③上司久久地盯住下屬看——他在等待更多的信息,他對下級的印象尚不完整。
④上司友好和坦率地看著下屬,或有時對下屬眨眨眼——下屬很有能力、討他喜歡,甚至錯誤也可以得到他的原諒。
⑤上司的目光銳利,表情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