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選擇 適合你的EMBA
“受全球經濟走勢低迷影響,掙錢的機會少了,靜下心來充電的人多了。”
按照以往的規律,當經濟不景氣時,報考MBA的人反而更多,經濟好的時候,人們忙著去賺錢了。EMBA(中文名字: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是面向企業中高層的一種工商管理碩士,國內目前有32家大學是國家審批設置的,國務院學位辦承認其碩士學位。面對項目繁雜的EMBA,如何選擇 適合你的EMBA?中南財經政法大學EMBA浙江教學中心主任盤和林專門接受筆者的采訪。
EMBA與MBA的異同
2002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次批準國內30多所高校開辦EMBA(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教育,此舉對培養高層管理人員以及完善MBA教育體系均具有重要意義。(后來在2004年承認中歐和長江商學院)
EMBA是MBA專業學位教育的一種特殊形式,二者定位有所差別。由于MBA入學考試需要考外語、數學,這就給那些管理經驗豐富但離開應試環境多年的企業高層設置了門檻。目前國內MBA正出現低齡化現象,考分高的往往是那些大學畢業3年左右、應試能力強的年輕人。而EMBA入學筆試、面試均由培養單位自行組織,應試門檻大為降低。同時國家規定,具有本科以上學歷,8年以上工作經歷(其中4年以上管理工作經歷),較大規模企業的現職高層管理人員才可報名,報名者的實際能力的門檻大大提高。在教學模式上二者也有很大不同,MBA多采用“講授+案例分析+團隊討論”的方式,EMBA則更注重在啟發的基礎上,將課程與學員實際體驗結合,因此更適合正在商場實戰的高層管理者。
你是哪種讀EMBA的人?
從所在單位性質來看,讀EMBA有三種人,第一種是政府、銀行等非企業類機構高管;第二種是國企、民營的高管;第三類為外資企業類高管。這三類人需求各有不同,第一種人比較重視學位證書,所以在價格上會考慮更多。第二種人比較注重系統的管理理論,所以他們會更希望好的課程組合和師資組合。第三種人比較重視國際化視野,所以會比較傾向與中外高校合作的EMBA項目。中南財經政法大學EMBA浙江教學中心主任盤和林說,在浙江,民營企業主和高管占了60%以上的比重,此外像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這樣財經名校,更是吸引了很多銀行的高管。在浙江,該校的銀行、證券等財經單位占了不小的比例,僅僅省市級分行的副行長以上學員就有30多人,占10%.
近的情況來看,企業類的高管從讀書的出發背景來看,也分三種:
第一種是從沉沒成本來看,由于經濟危機帶來的影響,平日里繁忙的事務漸漸淡去,或是與其苦賺小錢,不如靜心讀書。
第二種是危機當前,想從讀EMBA中尋求出路,或是為了得到專家的點撥,或是為了得到同學經濟的幫助。邊學邊用,幫助企業在經濟危機中,打敗同行,得以立足。
第三種是積極充電,讓EMBA陪伴度過企業冬天,期待經濟春天的到來,再好好展示身手。
選擇EMBA要看是否是真正審批的
目前中國有三十多所知名高校得到國務院學位辦批準進行EMBA專業學位教育,學員在報名時一定要弄清楚所謂的“名校商學院”是不是真正經過審批的,能否提供足夠含金量的學位證書。有很多所謂的EMBA其實是騙人的玩意兒,并非正規的EMBA.目前國家2002年審批了30家大學,加上后來的中歐和長江商學院,總共是32家具備資格,這個名單在百度和谷歌都能收索到。
國家審批的30多家EMBA項目也各有特色,“中歐、長江商學院EMBA打的是國際牌,北大、清華EMBA打的是名校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EMBA打的是”財經+法律“特色牌……。”盤和林說,選擇EMBA培訓項目,要注意課程、師資、便利性、國際化等多種因素。
第一是課程的實用性、互補性、啟發性、前瞻性。能參加EMBA的學員都是在各自崗位大有成就之人。他們參加EMBA更重要的不是學習管理知識,更多的是拓寬自己的思維,完善與自己所在領域相關的知識,如法律、經濟、創新等。
第二是師資配備的比例。很多EMBA項目一味的追求國際化,外籍老師比例過高, 終教學效果受到影響。在師資配備方面,在戰略、眼光等方面很和國際化接軌,在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