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小字體
增大字體
作者:佚名 來源:本站整理 發布時間:2011-03-15 22:01:11
完善農村剩余電流保護器運行機制
在我國農村低壓電網,剩余電流保護器安裝運行已進入農民家庭,得到普及使用。它對保護農民用電安全、推進農村低壓電網安全運行,提高農村用電可靠性,發揮著技術保障的重要作用。
但由于多種原因,農村剩余電流保護器的投運率和正確動作率并不高。 1 農村剩余電流保護器運行現狀
2007年底,湖北省孝昌縣農村配電臺區應裝剩余電流總保護器(以下簡稱總保護器)1531臺,實際安裝1501臺,安裝率98%;實際完好無缺陷的1290臺,完好率86%;處于投運狀態的有778臺,投運率僅為51.8%。全年動作18670次,因線路故障引起的跳閘6133次,總保護器正確動作率只有32.85%。據調查統計分析,配電臺區總保護器的安裝率和完好率相對較高,其投運率和正確動作率卻很低。造成投運率和正確動作率雙低的狀況值得深思,應下功夫解決。據統計,孝昌縣應裝家用末端保護16.3萬臺,實際安裝投運只有5萬臺,安裝投運率不到31%,其正確動作率卻無法統計。
孝昌縣供電公司農村配電臺區裝設總保護器分為兩種,一種是繼電器、交流接觸器組裝構成總保護器,可手動設置剩余電流動作值,具備一次重合閘功能和故障閉鎖功能,這一種占60%。另一種為帶剩余電流保護的斷路器,剩余電流動作值為固定值,不可手動改變,不具備重合閘功能,其占總臺數的40%。 2 農村剩余電流保護器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造成農村剩余電流總保護器的投運率和正確動作率低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農村電工怕麻煩
目前大量使用的剩余電流總保護器,存在產品缺陷,剩余電流動作值檔位設置沒有精確依據,大多為手動設置,不能隨季節和天氣晴雨變化而變化,導致動作頻繁,在夏季惡劣氣候和臨時排灌用電農忙時,每天停電次數有時達數十次,農村電工為保證連續供電不得不連續合閘,無奈之下有的電工將控制線拔掉,有的把內部檢測回路剪斷,導致剩余電流總保護器退出運行。 2.2 廠家宣傳誤導
夸大了剩余電流總保護器的防電擊作用,導致許多用戶把剩余電流總保護器看作保命器,而忽視了末級剩余電流保護器的作用,導致末級剩余電流保護器的安裝投運率低,難以普及。 2.3 農村線路因素
由于農村低壓線路供電半徑較大,大部分在500 m以上,大多為裸導線;并且農村用水大多用水泵抽水,低壓線路及水泵易漏電。 3 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案
淘汰落后的剩余電流總保護器,選擇先進的智能型剩余電流保護器。孝昌縣供電公司針對2007年全縣總保護器投運率和正確動作率較低的情況,經過綜合評估,在2008年元月份,選擇智能型剩余電流綜合保護器,對狀況較差的50個配電臺區的100臺剩余電流總保護器進行了更換。經過近半年的運行和跟蹤調查,2~6月,這100臺剩余電流總保護器動作的完好率、投運率、正確動作率均達到。 4 健全和完善剩余電流分級保護系統
剩余電流總保護器和末級保護器的保護范圍是有區別的,變壓器二次一般采用剩余電流總保護、中級保護和末級保護的多級保護方式。總保護和中級保護的范圍是,及時切除低壓電網主干線路和分支線路上斷線接地等產生較大剩余電流的故障。末級保護裝于用戶受電端,其保護范圍是防止用戶內部電氣設備絕緣破壞、發生人身直接接觸電擊等所造成的事故。 4.1 安裝末端保護可減少總保護的動作率
如果每戶都安裝投運了剩余電流保護器,那么總保護器的正確動作次數將大為減少,這將極大的減少停電范圍,提高供電可靠性。 4.2 縮短變壓器供電半徑,提高農村臺區的絕緣水平
近三年,孝昌縣結合每年的配網改造和高損臺區改造,按照小容量、密布點、短半徑的原則,在農村地區適當增加變壓器臺區,優化供電網絡,減少供電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