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小字體
增大字體
作者:佚名 來源:本站整理 發布時間:2010-12-29 21:38:31
關于低壓斷路器結構型式選擇
低壓斷路器按結構型式分,可分為塑殼式和框架式兩大類。
作為進線開關,一般選擇框架式斷路器,但是框架式斷路器有體積大、價格高、接觸防護較差等弱點,所以作為進線斷路器,它并不是 佳選擇。
塑殼式斷路器有體積小,安裝緊湊、外形美觀、價格低、接觸防護好等特點,以往它沒有成為進線開關的首選,主要受到其容量小,短路分斷能力低,選擇性和短時耐受能力差這幾方面因素的限制,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新產品的推出,這些問題已經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改進。下面我將就這幾方面的問題分別加以說明。 1容量問題
對于老式塑殼式斷路器,其 大容量一般是600A左右,這樣的容量,作為進線開關是顯得太小了。但是現在的新型殼式斷路器,其容量已經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例如DZ20型 大可達1250A,TM30型 大可達2000A,有的產品甚至高達3000A。所以對于新型斷路器,其容量對于大型變壓器尚顯得不足,但是對中小型變壓器,已經完全可以勝任了。 2分斷能力問題
近年來,我國生產的斷路器,不論是框架式,還是塑殼式,其短路分斷能力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就塑殼式而言,其分斷能力提高的幅度非常驚人。例如以往是 常用的DZ10型斷路器,其 大短路分斷能力的峰值也僅僅達到40kA,而新型斷路器的運行分斷能力有效值都已經達到了很高水平。從表1就可以看出,DZ20型的運行分斷能力 高可達50kA、TM30更高達到75kA,兩種型號的極限分斷能力有效值均可高達到100kA。
所以就分斷能力而言,塑殼式斷路器完全可以勝任作為低壓進線斷路器的要求。 3 選擇性問題
老式塑殼式斷路器一般沒有短延時脫扣器,很難實現選擇性保護。但是現在生產的部分新型斷路器已經具備了這一功能。例如TM30系列的智能脫扣器就可以實現短延時功能,完成選擇性保護;NS系列的電子脫扣器也可以實現這一功能。按照低壓斷路器智能化、模塊化、組合化、電子化、多功能化的發展趨勢,今后具有選擇性功能的塑殼式斷路器將會越來越多,選擇性對于塑殼式斷路器將不會再成為一個問題。 4 短時耐受能力問題
短時耐受能力是塑殼式斷路器一個弱項,目前多數塑殼式斷路器廠家都沒有提從額定短時耐受電流Icw這一參數。不過已有部分廠家提供了這一參數。
塑殼式斷路器的短時耐受電流與框架式斷路器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其值還遠小于變壓器低壓側短路電流的數值,但是作為進線開關,只要選好斷路器瞬時脫扣器的整定電流,將短延時電流限制在斷路器可以承受的耐受電流范圍內,塑殼式斷路器就可以滿足耐受電流的要求。
例如,有一臺630kVA變壓器,其變壓器低壓側額定電流為960A,短路電流為21kA,可選擇TM30-1000型斷路器,其運行分斷能力為50kA,滿足要求;其短時耐受電流為15kA,不滿足要求。這時可以將斷路器的瞬時脫扣器動作電流整定在15kA,當短路電流超過15kA時,使斷路器瞬時跳閘。這樣做的后果是損失了保護的部分選擇性。
要想大幅度提高塑殼式斷路器的短時耐受能力,尚需等待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新材料的出現。
對于不需要選擇性保護的場合,塑殼式斷路就可以避開其弱點,使其優越性更得以表現。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為低壓進線開關,塑殼式斷路器在一定條件下已經可以取代框架式斷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