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校地址:湖南省 長沙市 雨花區 車站南路紅花坡路口 |
![]() |
學校地址:湖南省 長沙市 雨花區 車站南路紅花坡路口 |
大家都知道,目前占主流的硬盤接口有IDE和SCSI兩種,?那么這兩種接口又是如何誕生的呢?二者之中歷史資歷更深的是SCSI(Small?ComputerSystem?Interface,小型計算機系統接口),它的前身是1979年由美國的Shugart公司(希捷的前身)制訂、并于1986年獲得ANSI(美國標準協會)
承認的SASI(Shugart?Associates?System?Interface,施加特聯合系統接口)。而IDE(Integrated?Drive?Electronics,集成設備電路)則源于CDC(Control?Data?Corporation,數據控制公司)、康柏(COMPAQ)、西部數據(Western?Digital,以下簡稱WD)共同開發的磁盤控制接口,?并于1989年由ANSI認可為ATA(AT?Attachment,AT附加裝置)標準。
CDC的特點是不需大量追加設備即可構成電腦方的主控線路,?這也正是它在個人電腦上得到廣泛應用的原因。早期的硬盤容量不過10MB到數十MB,甚至連今天的內存容量都不如而且價格極其昂貴,很少有個人用戶有幸擁有硬盤。當時的硬盤所采用的磁頭大多是高鐵酸鹽磁頭或MIG(MetalIn?Gap,金屬隔離)磁頭。
進入90年代以來,硬盤技術有了長足的發展,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應用和批量生產帶來的成本降低導致硬盤零售價大幅下降,使越來越多的個人用戶有幸接觸到硬盤。在90年代初,SCSI接口發展為SCSI-2,早期的SCSI-2產品(通稱Fast?SCSI)?通過提高同步傳輸時的頻率使數據傳輸速率提高為10MB/s,后來又出現了支持16位并行數據傳輸(?原本為8位并行數據傳輸)的Wide?SCSI,將數據傳輸率再提高為20MB/s。?與此相對應,原有的8位傳輸的SCSI被稱為Narrow?SCSI。而在1994年,?增強型的IDE接口E-IDE(Enhanced?IDE)也問世了,?它解決了IDE接口無法支持高于528MB的硬盤的問題并使一個接口能同時連接兩個設備,還大大提高了數據傳輸率。
E-IDE由ANSI認可為ATA-2。
與此同時,用于連接光驅、磁帶機等非硬盤設備ATAPI(ATA?PacketInterface)接口也誕生了。可以說,正是E-IDE接口的誕生,帶來了今天IDE接口存儲設備的普及。
到了1995年,更為高速的SCSI接口SCSI-3誕生了。SCSI-3俗稱UltraSCSI(數據傳輸率20MB/s),其正式的稱謂是SCSI-3?Fast-20?ParallelInterface。顧名思義,就是將同步傳輸時鐘頻率提高到20MHz以提高數據傳輸率的技術。當使用16位傳輸的Wide模式時,數據傳輸率更可以提高至40MB/s。正是在這個時期,“追求高性能惟有挑選SCSI”逐漸成為一種思維定式(當然SCSI的好處不僅僅在于數據傳輸率快這么簡單)。
但到了1997年,狀況又有了改變,IDE陣營推出了Ultra?ATA規格展開新一輪對抗。當使用Ultra?ATA?DMA?Mode?2(俗稱Ultra?DMA/33)模式時,數據傳輸率 高可以達到33.3MB/s。這一速度比Narrow傳輸模式下的UltraSCSI還要快。現在流通的IDE硬盤已經全部對應了Ultra?ATA模式。并且,隨著硬盤的容量越來越大,速度越來越快,MR(Magneto-Resistive,?磁阻型)磁頭和提高磁盤記錄密度的新規格得以普及。
為了對抗Ultra?ATA,SCSI陣營也于1997年推出了新的Ultra?2?SCSI規格(Fast-40),目前已有多種SCSI硬盤支持Ultra?2?SCSI。?不過,采用LVD(Low?Voltage?Differential,低電壓微分)傳輸的Ultra?2?SCSI難以與原有的低速設備兼容,因此現階段個人用戶主要使用的還是Ultra(Wide)SCSI。
另外,在1998年9月,更為高速的數據傳輸率高達160MB/s的Ultra160/m?SCSI(Wide模式下的Fast-80)規格正式公布,新一代SCSI硬盤將對應這一 新的硬盤接口。
在IDE陣營方面,1998年2月由昆騰(Quantum)公司牽頭推出了支持66MB/s數據傳輸率的Ultra?ATA?/66標準。盡管支持它的控制芯片組遲遲未見問世(現在已經有SIS的兼容芯片出現),WD已經于去年12月率先推出了支持Ultra?ATA/66的硬盤產品,不過產品在出廠時將Ultra?ATA/66模式設為Disable,用戶想要激活這一模式必須使用專用的工具軟件設定(當時并沒有支持Ultra?ATA/66的主板,所以這一措施可謂妥當)。現在昆騰、IBM等也已經先后推出了支持Ultra?ATA/66的 新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