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校地址:湖南省 長沙市 雨花區 車站南路紅花坡路口 |
![]() |
學校地址:湖南省 長沙市 雨花區 車站南路紅花坡路口 |
硬盤,是計算機中主要的硬件設備,是人們存儲大量數據信息的外存之一。
是邁拓金鉆五代硬盤(ATA100,7200rpm)。
(1)硬盤構成:
(a)磁頭-盤片組件(Head Disk Assembly),簡稱頭盤組件(HDA)。
在HDA的腔體內,是硬盤的磁盤片,磁盤片的數據結構,依磁道從低到高,由下列五部分組成:
●MBR:主引導區記錄(Master Boot Record)
MBR位于硬盤的柱面0、磁頭0、扇區1的位置,也即俗稱的零磁道位置。它是由分區命令Fdisk產生的。MBR結束標志為55AA。用殺毒軟件KV300+的F6功能即可查看,其默認畫面即為MBR。
●DBR:DOS啟動記錄(DOS Boot Record)
DBR位于硬盤的柱面0、磁頭1、扇區1的位置。它是由格式化命令Format產生的。DBR結束標志為55AA。在KV300+的F6功能下,按F1,所顯示的畫面即為DBR信息。
●FAT:文件分配表(File Allocation Table)
FAT表位于柱面0、磁頭1、扇區2的位置。FAT表的大小由硬盤容量決定,硬盤容量愈大,FAT表相應愈大。
●DIR區:根目錄區(Directory)
DIR區是根目錄區的意思。當我們在DOS提示符下鍵入DIR并按回車鍵ENTER,顯示器上所顯示的內容即為該區內容。
●DATA區:數據區
DATA區負責硬盤中數據的存儲。當將數據復制到硬盤時,數據就存放在DATA區。
(b)印刷電路板組件(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簡稱PCBA。
(2)硬盤的參數
硬盤的主要參數有外型尺寸(多為3.5英寸 ),接口類型,主軸轉速,容量規格,單碟容量,ATA邏輯-CHS(柱面數/磁頭數/扇區數),平均尋道時間, 大內、外部數據傳輸率和數據緩存容量等。是三種硬盤的參數。
(3)硬盤的速度
硬盤和主板之間的 大數據傳輸率分為33,66和100 MB/s(分別稱為Ultra ATA33,66和100,也叫Ultra DMA33和Ultra DMA66等)。它可以看作是一個通道的寬度,至于實際使用時能不能達到這個數字,那要看硬盤單位時間內有沒有那么多數據可以讀出或者寫入,這就涉及到硬盤的另外一個性能指標:內部數據傳輸率。內部數據傳輸率是一個比較實在的數字,它代表了硬盤實實在在的數據讀寫速度,是衡量硬盤性能高低的一個重要參數。ATA 100硬盤的內部數據傳輸率一般只能達到50至70 MB/s。另外,硬盤的數據緩存容量及速度也直接影響數據傳輸率。新型硬盤一般使用2MB SDRAM緩存。
除了傳輸率以外,對硬盤來說還有一個參數非常重要,那就是平均尋道時間。主流硬盤的平均尋道時間一般在8至10ms間。這個概念就相當于你在一個圖書館找到一本指定的書平均所需要的時間,而剛才講的數據傳輸率則可以看作是你讀完一本X萬字的書所需要的時間。
以上我們講了數據傳輸率和尋道時間,其實這兩個參數的決定者是硬盤的另外參數:每分鐘轉數和單碟的容量。我們常說的5400轉和7200轉,就是指硬盤盤片每分鐘旋轉的次數,它基本決定了硬盤的平均尋道時間,這就如一個手腳麻利的人在圖書館查找一本書的速度肯定要比另外一個行動遲緩的人快是一樣的道理。至于單碟容量,是指硬盤一個盤片的容量,這個數字越大,越有利于提高數據傳輸率,如果一個人讀書時一目十行,那他讀書的速度肯定比一目五行的要快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