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F系列彩電行場保護電路分析及檢修
索尼F系列彩電行場保護電路分析及檢修
索尼F系列彩電有KV-F25MF1、KV-F25 MN11、KV-F29MF1、KV-F29MN11以及KV-F25RM857、KV-F29MH11等機型,在該系列彩電中設置了較完善的行、場保護電路,右下圖為其簡化圖(其中參數以KV-F29MF1為參考)。
一、行掃描保護電路工作原理
行掃描保護電路分為行負載過流保護電路和X射線保護電路兩種。
圖中的R886、D803、Q803以及IC001和IC304等元件構成行負載過流保護電路。其中R886為取樣電阻,在行輸出級正常工作時,Q803的發射極電位為134.1V,基極電位為134.3V,Q803截止,其集電極為約0.2V低電位,IC001{43}腳和IC3049腳為低電平,對它們內部的保護電路無影響。
當行輸出級負載發生故障,如行輸出管短路等引起過流時,R886上壓降增大,使Q803的發射極電位升高,基極電位相對下降,Q803正偏導通,其集電極電位升高,IC001{43}腳和IC3049腳為高電平,觸發內部保護電路動作(高電平有效),IC304關斷{18}腳的行振蕩信號輸出,行電路停止,同時IC001{18}腳輸出待機指令,使電視機處于待機狀態,避免故障進一步擴大。
X射線保護就是對行逆程脈沖幅度進行限制保護,避免因脈沖幅度過大引起陽極電壓升高,使X射線超出規定范圍。其主要元件為D824、D825、D1502等,其中D1502為33V齊納二極管,當某種原因引起行逆程脈沖幅度過高時(如行逆程電容漏電或失效,該脈沖經D824整流、C877濾波后通過D825加到D1502,當該電壓大于33V時,D1502擊穿,高電平加到IC001{43}腳和IC3049腳,觸發保護電路動作,實施保護功能。
二、場掃描保護電路工作原理
場掃描保護電路是對場輸出電流大小的檢測,通過保護驅動電路來完成。在場輸出電路工作正常時,IC15015腳的靜態電位為0V(即A點電位),此時設計使Q1501正偏導通,其集電極呈低電平,該電平經D1501加到圖中B點,同時Q1503也正偏導通,其集電極呈低電平,由于Q1502的發射極通過R1506接-15V電壓,故Q1502正偏導通,集電極呈低電平,通過D1506也加至B點,此時B點電位不足齊納二極管D1504的擊穿電壓(3.6V),Q1504因反偏截止,其集電極5.1V電壓通過R1514加到IC00110腳,內部保護電路不動作(低電平有效)。
當某種原因引起A點電位大于0V時,使Q1503截止,其集電極相當于懸空,Q1502截止,15V電壓經R1505、D1506加到B點,此電壓遠遠大于齊納二極管D1504的擊穿電壓,D1504擊穿、Q1504正偏導通,IC00110腳為低電平,觸發內部保護電路動作,從其{18}腳輸出待機指令,使電視機處于待機狀態。此過程中Q1501一直為導通狀態,失去保護功能。
在場掃描電路異常而使A點電位小于0V時,Q1501截止,其集電極呈高電平,該高電平通過D1501加到B點,D1504擊穿,三極管Q1504導通,強迫IC00110腳由高電平跳變為低電平,實施保護功能。這時,Q1503導通、Q1502導通,不參與保護。
三、故障現象及檢修方法
以上對索尼F系列彩電的行、場掃描保護電路的工作原理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其中部分保護電路的工作原理也適應于其它系列彩電,如K系列、G系列、L系列等。當電視機出現:打開主電源開關時,處于待機狀態,待機指示燈亮,二次開機瞬間,電視機電源啟動片刻待機指示燈再次點亮,即電視機始終處于待機狀態,這時多為保護電路動作,應對行、場掃描及其保護電路進行檢查。
在彩電保護電路動作后,常規檢修方法是解除保護狀態后再通電檢查(即開路法)。斷開二極管D1505可判斷是否為行過流保護,斷開二極管D1502即可排除是否為X射線保護,斷開二極管D1504可解除場保護功能,但必須要同時斷開場偏轉線圈,防止場偏轉線圈因過流而損壞。如果斷開R1514,還必須給IC00110腳加上5V電壓,在切斷某保護電路后如電視機恢復正常,則說明是保護電路自身有故障。
另一種方法就是利用二次開機瞬間測量電壓法。即首先測量IC00110、{43}腳或IC3049腳電位變化情況,正常情況下IC00110腳為高電平(約5.1V),{43}腳為低電位(約0.2V),如IC00110腳電位在開機瞬間由高電平跳變為低電位,為場掃描或其保護電路有故障。同理,如IC001{43}腳由低電位跳變為高電位,則說明行掃描或其保護電路有故障。分清故障范圍后,再進行第二步測量。測量IC15015腳電位,可判斷是場掃描電路有故障還是其保護電路自身故障。測量二極管D1505的正端電位,可分辨是行過流保護還是X射線保護, 后進入具體檢查。
由于該機型采用了I2C總線控制電路,因此,有經驗或有資料也可根據待機指示燈閃爍的次數,判斷故障的大致范圍,這方面的知識在此不作介紹。下面介紹利用萬用表對引起保護電路動作的故障進行分析與檢修的實例。
四、維修實例
[例1]機型F25MF1
二次開機瞬間測量IC00110腳和{43}腳電位時,發現10腳電位由5.1V高電位跳變為低電位,顯然故障在場掃描電路或其保護電路。
首先對場輸出集成塊IC15015腳電位進行測量,約為-6V左右,不為0V,說明場掃描電路有故障。測IC1501各腳電壓,發現IC15012腳+15V電壓僅為3V左右,斷開2腳,+15V電壓恢復正常,用萬用表電阻擋測量2腳對地電阻,其正、反阻值幾乎相等,約為1kΩ左右,說明IC1501已損壞,更換后試機一切正常。
[例2]機型F29MF1
在判斷為場掃描或其保護電路有故障后,進入詳細檢修。首先斷開D1504和場偏轉線圈,開機測IC15015腳電位為0V,±15供電電壓也正常,初步判斷場掃描電路無異常。接上場偏轉線圈試機(此時動作要快,如屏幕呈一條水平亮線,應及時關機),電視機一切正常,說明問題出在場保護電路自身。對三極管VQ1501、Q1502、Q1503,二極管D1501、D1504、D1506以及其它相關元件進行檢查, 發現3.6V齊納二極管D1504已經擊穿,更換后故障排除。
[例3]機型F29MF1
開機測IC001{43}腳為高電平,故障縮小在行掃描電路或其保護電路。用萬用表電阻擋對行輸出級進行檢查,沒有發現異常,初步排除行過流問題。斷開二極管D1502,強迫X射線保護電路停止工作,開機后故障依舊,判斷故障在行過流保護電路自身。對其有關各元件進行詳細檢查,發現R884(220kΩ)開路,更換后試機整機恢復正常。
總結:在行負載過流保護電路誤動作而造成三無現象時,其原因多為三極管Q803擊穿或二極管D803不良以及R886阻值變大等,而R884開路則較為少見。
[例4]機型F29MH11
二次開機,測IC001{43}腳電位由0.2V跳變為高電平,用萬用表測量行電路中各元件沒有明顯直流短路現象,初步排除行過流故障。測D1506正端電位為低電位,證實行掃描及其保護電路無異常,故障在X射線保護電路中。對D824、D825、D1502進行檢查,發現D1502正、反向阻值僅為300Ω左右,更換后故障排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