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培訓學校 電動車維修學校 摩托車維修學校 摩托車維修培訓 手機維修培訓 家電維修培訓 電腦維修培訓 電動工具維修培訓 液晶電視維修培訓 安防監控培訓 空調維修培訓 網絡營銷培訓 網站設計培訓 淘寶網店培訓 電器維修培訓 家電維修學校 電工培訓 焊工培訓 電工學校
中山市,固原市,銀川市,玉樹,海東,隴南市,酒泉市,張掖市,天水市,金昌市,蘭州市,榆林市,延安市,渭南市,銅川市,阿里,山南,拉薩市,怒江,文山州,楚雄州,普洱市,昭通市,玉溪市,昆明市,畢節,銅仁,遵義市,貴陽市,甘孜州,資陽市,達州市,宜賓市,南充市,遂寧市,綿陽市,瀘州市,自貢市,三亞市,崇左市,河池市,玉林市,欽州市,梧州市,柳州市,梅州市,肇慶市,湛江市,佛山市,珠海市,韶關市,湘西州,懷化市,郴州市,張家界市,邵陽市,株洲市,仙桃市,隨州市,荊州市,荊門市,襄樊市,黃石市,駐馬店市,信陽市,南陽市,漯河市,中衛市,石嘴山市,海西,海南藏州,黃南州,海北,甘南,慶陽市,平涼市,武威市,白銀市,嘉峪關市,安康市,漢中市,咸陽市,寶雞市,林芝,日喀則,昌都,迪慶,德宏,大理,西雙版納,紅河州,臨滄市,麗江市,保山市,曲靖市,黔東州,黔西州,安順市,六盤水市,涼山州,阿壩州,雅安市,廣安市,眉山市,內江市,廣元市,德陽市,攀枝花市,成都市,?谑,來賓市,百色市,貴港市,北海市,桂林市,南寧市,云浮市,揭陽市,潮州市,清遠市,陽江市,汕尾市,惠州市,茂名市,江門市,汕頭市,深圳市,廣州市,婁底市,永州市,益陽市,岳陽市,湘潭市,長沙市,恩施州,黃岡市,孝感市,鄂州市,十堰市,武漢市,周口市,商丘市,三門峽市,許昌市,焦作市,安陽市,鶴壁市,平頂山市,開封市,鄭州市,聊城市,濱州市,德州市,萊蕪市,日照市,泰安市,煙臺市,濰坊市,東營市,淄博市,上饒市,濟南市,撫州市,宜春市,贛州市,新余市,九江市,景德鎮市,寧德市,南平市,泉州市,莆田市,廈門市,宣城市,亳州市,六安市,宿州市,黃山市,滁州市,安慶市,淮北市,馬鞍山市,蚌埠市,蕪湖市,合肥市,麗水市,舟山市,衢州市,金華市,湖州市,嘉興市,寧波市,宿遷市,鎮江市,鹽城市,連云港市,蘇州市,徐州市,南京市,綏化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慶市,鶴崗市,哈爾濱市,白城市,白山市,遼源市,吉林市,葫蘆島市,鐵嶺市,盤錦市,阜新市,錦州市,本溪市,鞍山市,沈陽市,錫林郭勒盟,通遼市,烏海市,呂梁市,忻州市,晉中市,晉城市,陽泉市,太原市,廊坊市,承德市,保定市,邯鄲市,唐山市,寧夏,甘肅省,西藏,貴州省,重慶市,廣西,湖南省,河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黑龍江省,遼寧省,山西省,天津市,四平市,內蒙古,吳忠市,果洛,西寧市,定西市,商洛市,西安市,那曲,黔南州,巴中市,樂山市,賀州市,防城港市,東莞市,河源市,常德市,衡陽市,咸寧市,宜昌市,濮陽市,新鄉市,洛陽市,菏澤市,臨沂市,威海市,濟寧市,棗莊市,青島市,吉安市,鷹潭市,萍鄉市,南昌市,龍巖市,漳州市,三明市,福州市,池州市,巢湖市,阜陽市,銅陵市,淮南市,臺州市,紹興市,溫州市,杭州市,泰州市,揚州市,淮安市,南通市,常州市,無錫市,大興安嶺,黑河市,七臺河市,伊春市,雙鴨山市,雞西市,齊齊哈爾市,延邊,松原市,通化市,長春市,朝陽市,遼陽市,營口市,丹東市,撫順市,大連市,阿拉善盟,興安盟,烏蘭察布市,巴彥淖爾市,呼倫貝爾市,鄂爾多斯市,赤峰市,包頭市,呼和浩特市,臨汾市,運城市,朔州市,長治市,大同市,衡水市,滄州市,張家口市,邢臺市,秦皇島市,石家莊市,青海省,陜西省,云南省,四川省,海南省,廣東省,湖北省,山東省,福建省,浙江省,上海市,吉林省,河北省,北京市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99 | 久久视频在线视频观看天天看视频 | 全彩黄漫火影忍者纲手无遮挡 | 么公一夜要了我一八次视频HD | 最近中文字幕MV高清在线 |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丁香花 | sm主人调教揉花蒂H SM双性精跪趴灌憋尿调教H | 好男人免费观看在线高清WWW | 亚洲呦女专区 | 德国美女密密麻麻浓毛 | 爽爽窝窝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 成人天堂婷婷青青视频在线观看 | 可以看的黄页的网站 | 在教室伦流澡到高潮HNP视频 | 259luxu高跟黑色丝袜系列 | 国产在线高清视频无码 | 抽插妇女疯狂视频 | bbwvideos欧美老妇|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粗大分开挺进内射 | 国产情侣真实露脸在线 | 年轻的女教师2017韩国在线看 |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免费 | 亚洲偷自拍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玖玖玖影院 | 免费韩伦影院在线观看 |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久网址 | 国产GV天堂亚洲国产GV刚刚碰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 忘忧草高清 | 97国产视频 | 91偷偷久久做嫩草电影院 | 小荡娃奶真大 | 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影集 | 亚洲日产2020乱码草莓毕 | 一二三四免费中文在线1 | 姑娘日本大全免费观看版中文翻译 | 苍老师刺激的120分钟 | 99亚洲精品色情无码久久 | 午夜婷婷一夜七次郎 |
當前位置:湖南電子職業中專學校 文章頻道 技術園地 初學園地 場效應管和雙極型晶體管的比較和選擇
日期:2010-05-29 13:33:16  來源:本站整理  

場效應管和雙極型晶體管的比較和選擇

現在是IC的全盛時代!
        我們身邊有各種各樣的電器,例如電視、VTR、CD組合式收錄機、計算機等,打開這些電器的機殼就會發現內部幾乎全是IC,已經很難找到晶體管或FET等分立的放大器件了。在計算機的主機板上,甚至連電阻都很難見到。
        電子電路的這種IC化方向當然是工程技術人員所向往的,因為它能夠在有限的空間內很方便地滿足使用者所要求的解決各種難題的功能,而且更廉價。
        當然,目前的現狀也不是完全不再使用晶體管、FET等分立的半導體器件。在一些 先進的大功率/大電流電路、低噪聲放大電路、高頻電路等電子電路中除IC外仍然還使用著多種分立器件。 
        可以說目前的電子電路中,IC通常應用于一般電路中,而分立的晶體管和FET應用于追求高性能的 先進的電路中。
        也不完全拘泥于這種區分。在我們身邊當然還有考慮到晶體管和FET的特點,通過與IC的組合而應用的實例,這樣往往能夠組成更有趣的電路,性能相同而更廉價的電路。下面首先分析使用IC、晶體管、FET的電路的優缺點,然后分別討論使用的問題。

1.1.1使用IC的優缺點
  
1.電子電路中使用IC的優點
(1)可以減少部件數目。IC是將一個電路原封不動地封裝在一個管殼中。因此,使用IC可以減少構成電路的部件數目。將電路集成化并封裝起來,使得電路整體變小了。
(2)縮短了設計時間。將具有嚴格的常數設定的電路IC化,能夠縮短設計時間。如果所有電路都集成化,那么“電路設計”就變成了選擇IC的工作。
(3)降低了成本。通過將標準的電路集成化批量生產,能夠降低IC自身的價格,從而使電路整體的成本下降。

2.使用IC的缺點
(1)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其性能要求。為了使通常的IC具有更廣泛的應用,需要將一定程度上標準化的電路集成化。因此,使用IC時,在性能上必然會有一定的妥協。所以說,使用IC的電路并不能得到非常完美的性能。
(2)不能夠變更內部電路。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已經制成的電路以及管腳配置是不能夠變更的。但是在數字IC領域,使用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變更內部電路管或腳配置的自由,例如PLD(Prorammable Logic Device,可編程邏輯器件)。在將來,模擬IC中也會具有這種功能。

1.1.2使用晶體管和FET的優缺點

1.電子電路中使用晶體管和FET的優點
(1)能夠實現高性能。IC內部的半導體器件由于受制造條件的制約,其性能往往低于分立器件。因此設計者使用分立器件能夠制作出比IC性能更優良的電路。
(2)什么樣的電路都能夠制作。晶體管和FET是放大單元、開關單元的 小單位,所以具有制作任何電路的可能性。

2.使用晶體管和FET的缺點
(1)增加了部件數目。如果一個電路使用2~3個IC就能夠制成,那么使用分立器件時需要的部件數目將會增加到20~30個。
(2)設計周期長。由于必須選擇和確定電路所需要的所有元器件及其數值,所以花費的時間長。
(3)成本高。不能說所有情況下的成本都高,但是大多數情況下,由于使用的分立器件多,整體上成本(也考慮到制造成本)提高了。

1.1.3靈活使用IC以及晶體管、FET

        圖1.1分別示出了IC的OP放大器和用分立半導體器件構成的OP放大器。IC是一個小的電路塊,而用分立半導體器件組成的同樣功能的電路則成為有一定規模的電路。所以,對于性能沒有很高要求的電路來說應該使用IC。但是,當通用的OP放大器不能實現電路性能要求時怎么辦?
        首先應該考慮使用比通用器件性能更高的OP放大器。但是高性能OP放大器的價格高,而且往往難以獲得。
        因此應該考慮采用通用IC與晶體管、FET等分立半導體器件組合使用的方法,這種方法的成本不是很高,卻能夠實現電路的高性能。這樣做可以充分發揮IC和分立器件各自的優點。
        圖1.2就是將OP放大器與分立半導體器件組合使用的例子。
        圖1.2(a)的電路是在OP放大器的輸出端追加了射極跟隨器,增大輸出電流。與IC相比,雙極型晶管能夠處理大電流,所以當要求改善IC的輸出特性時經常使用它。

圖1.1 兩種方法構成的OP放大器

圖1.2 利用IC與FET、晶體管組合的方法提高性能的示意圖


        圖1.2(b)是在OP放大器IC的輸入端插入源極跟隨器,輸入電流非常小的電路(也有用FET輸入的OP放大器IC,使用分立的FET器件,對改善噪聲特性特別有利)。由于FET器件本身的輸入阻抗高,所以當希望改善IC的輸入特性時經常采用這種電路。

1.1.4靈活使用技術

        不僅是上面所說的純粹的模擬電路,在數字電路以及開關電路中也采用類似的方法。
        圖1.3是用數字電路IC的輸出驅動負載的開關電路中使用晶體管、FET的例子。也有這種開關電路的專用IC,不過使用晶體管或FET有時更加合理。


 

圖1.3 在開關電路中的應用例

        巧妙地將IC與晶體管、FET靈活組合使用是非常有趣的工作。IC的靈活使用并不困難,對于晶體管和FET分立器件來說,它的熟練使用需要一定的支持(也就是技術)。
        熟練掌握晶體管和FET的技術并不是那樣困難。電路設計方面只要抓住“怎樣工作”這樣的概念,剩下的就是進行簡單的四則運算。

1.2.1自己設計IC
  
        使用IC具有絕對的價格優勢。但是,使用市售的IC難以制作出獨具特色的電路。使用分立半導體器件,能夠作出性能優良的電路,但是在價格方面不具有競爭力。技術人員的氣質就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制作出具有競爭力的IC。 
        事物總是在不斷發展的。如果說在十多年前只有為數不多的高級技術人員能夠勝任IC的開發與設計工作的話,而現在對于ASIC(Alication Secific IC,專用集成電路)來說,至少有約1000多個單位在進行自行制作IC的工作。 
        以前必須采用大型的計算機作為IC設計的設備,幾年前開始采用工作站, 近發展到在個人電腦上就能夠進行這項工作。這是IC設計成本降低的原因之一。 
        在個人電腦上,使用IC制造廠商提供的器件、程序庫(晶體管、FET等器件的模型),就能夠進行電路的工作模擬。照片1.3就是在電腦上工作的電路模擬器Psice的一個畫面。 
        自己也能夠制作IC。這對于電路技術工作者來說,出人意料地進入了一個新時代。但是能夠使用IC不等于能夠制作出IC;獲得好的模擬器也不等于能夠作出IC。即使在今天,IC的內部仍然還是晶體管和FET。 
        所以,不論怎樣,重要的是能夠設計晶體管電路、FET電路。

 

照片1.3 電路模擬器Psice的畫面例(輸入電路圖)

 
1.2.2模擬電路今后也將采用(CMOS)FET器件 

        如果將目光投向IC世界,就會發現 近被稱為CMOSIC的器件多起來了。以前的IC———TTL或普通的OP放大器等叫做雙極IC。它的內部是雙極晶體管的集合體。但是, 近在數字IC中,TTL不斷地被CMOS數字IC———MOS晶體管的集合體所替代。 
        眾所周知,CMOSIC的特點是低功耗。發展到規模大的IC———LSI,由于消耗功率的緣故人們不得不采用CMOS,這一點已經成為現實。同時,面對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一體化LSI的發展趨勢,人們也很自然地趨向于使用CMOS構成模擬電路。 
        當然CMOS是FET的同類。如圖1.4所示它是P溝MOSFET與N溝MOSFET的組合。目前,CMOS模擬電路已經不再是難以獲得的器件。這是因為已經能夠利用FET有條不紊地設計模擬電路,從而解決了大部分問題。

圖1.4。桑檬澜缰校茫停希映蔀橹饕骷

        FET器件中還有利用IC化技術開發出的功率MOSFET。這種器件作為不易損壞的大功率開關器件受到人們的關注。 
        所以晶體管、FET的靈活運用日益成為非常重要的技術。在下面的章節中將觀測FET和晶體管的實際工作波形,并說明它的工作過程。

FET是Field Effect Transistor的縮寫,稱為場效應晶體管。它是晶體管的一種。通常所說的晶體管是指雙極晶體管。

FET與雙極晶體管相對應,有時也叫做單極晶體管。如照片2.1所示,FET的外形與雙極晶體管幾乎相同。

 照片2.1 各種FET(FET的外觀與雙極晶體管幾乎相同。近來,在從小信號到大功率,
從低頻到高頻的各種類型的器件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外形大的是功率MOS)

雖然同樣是晶體管,但是雙極晶體管與FET的工作原理卻完全不同。FET具有雙極晶體管所不具備的優點,也有自身的缺點。將難以理解的問題留到后面,現在先從FET的工作原理開始分析。

2.1放大電路的波形

2.1.1 3倍放大器

圖2.1是一個實驗電路。整個電路與雙極晶體管的發射極接地放大電路相當,只是用FET替換了晶體管。

圖2.2是使用雙極晶體管的發射極接地放大電路?梢钥闯鰞蓚電路中的電路常數不太相同,圖2.1的電路是將圖2.2電路中的雙極晶體管用FET置換的電路。


 

圖2.1。疲牛缘膶嶒灧糯箅娐罚▎喂埽疲牛栽礃O接地放大電路,可以認為是發射極接地放大電路中的晶體管被FET置換)

圖2.2 使用雙極晶體管的發射極接地放大電路(發射極接地放大電路是雙極晶體管 基本的放大電路)

與雙極晶體管一樣,FET也有三個極,即柵極(Gate)、源極(Source)和漏極(Drain)。如果與雙極晶體管的各極相對比,如圖2.3所示,柵極對應于基極,源極對應于發射極,漏極對應于集電極。

所以,與雙極晶體管發射極接地放大電路相對應,圖2.1的電路稱為源極接地放大電路(Common Source Amlifier)。

照片2.2是裝配在普通印刷電路板上的圖2.1電路的照片。照片2.3是給它輸入1kHz、1V(峰峰)正弦波時的輸出波形。 輸出約為3V,所以這個放大電路的放大倍數(電壓增益)v是3(=3V/1V)。

輸入輸出的相位關系也與使用雙極晶體管的發射極接地放大電路的情況相同,輸出與輸入間相位相差180°(波形反轉)。

 

圖2.3。疲牛耘c雙極晶體管的各電極(FET與雙極晶體管的工作原理完全不同,但是各極間的對應關系可以幫助理解FET的工作原理)

  
照片2.2。疲牛缘膶嶒灧糯箅娐罚ㄊ褂眯⌒盘枺螠厦娼Y型FET?雌饋砼c晶體管放大電路相同)

照片2.3 輸入電壓i與輸出電壓o的波形(0.5V/div,200s/div)
(i為1V,o為3V,所以是3倍放大器。周期是1ms,所以頻率是1kHz,i與o相位相反)

2.1.2 柵極上加偏壓

照片2.4是輸入信號i與FET的柵極電位的波形。

的交流成分就是能夠通過耦合電容1的輸入信號i。的直流成分是由1與2形成的1.7V電壓。這個電壓加在FET的柵極上,叫做柵偏壓。與雙極晶體管相同,FET也需要在柵極上加直流偏壓。

照片2.4輸入電壓i與柵極電壓的波形(1V/div,200s/div)
(的交流成分是i通過1的成分,直流成分是由1與2形成的偏壓電壓) 

2.1.3柵極源極間電壓為0.4V

照片2.5是柵極電位與源極電位s的波形。與s都是交流振幅,相位完全相同。如照片2.4所示,和i的交流波形完全相同,所以源極電位s與輸入信號i也具有完全相同的交流波形。

照片2.5柵極電位與源極電位s的波形(1V/div,200s/div)
(與s的交流成分完全相同,直流電位相差0.4V。這是FET電路 重要的一點)

可以看出FET的源極接地放大電路與雙極晶體管的發射極接地放大電路相同,從源極取出的信號完全沒有電壓放大作用(電壓增益為)。

但是當信號加到柵極,從源極取出信號時,卻有電流放大作用。這個電路與雙極晶體管的射極跟隨器相當,所以稱為源極跟隨器。

關于源極跟隨器將在第4章詳細討論。

照片2.5中示出了FET電路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柵極電位與源極電位s間的電位差。

如照片2.4所示,的直流電位是1.7V,s的直流電位是2.1V,比高0.4V。就是說,在圖2.1的電路中,FET柵極與源極之間的電壓GS為0.4V。源極電位壓比柵極電位高(后面將要講到并不是所有的FET都是0.4V)。

如圖2.4所示,雙極晶體管基極與發射極間相當于接入一個二極管,晶體管在放大工作時基極發射極間電壓BE為0.6~0.7V。而且對于NPN晶體管來說,發射極電位比基極低。 

 

圖2.4BE與GS
(晶體管的BE是0.6~0.7V,發射極電位比基極低。圖1電路中GS是0.4V,源極電位比柵極高) 

這就是雙極晶體管電路與FET電路工作上 重要的不同點。 

2.1.4FET是電壓控制器件

雙極晶體管是由基極電流控制集電極與發射極之間電流流動的器件,是由電流控制輸出的,所以叫做電流控制器件;FET是由柵極上所加的電壓控制漏極與源極之間電流流動的器件,是由電壓控制輸出的,所以稱為電壓控制器件。

FET的柵極上沒有電流流過(實際上,只有極小的電流流過,比雙極晶體管基極電流小得多)。因此在圖2.1的電路中,認為漏極電流
d與源極電流s的大小完全相等。

如果換一種理解方法,可以認為圖2.1的電路是將如圖2.5所示的輸入信號i的電壓變化量Δi(這時為±0.5V)作為漏極的電流變化量Δd(這時為±0.25mA)輸出的可變電流源 。

圖2.5將電壓的變化變為電流的變化
(換一種理解方法,源極接地放大電路的FET是由輸入電壓i控制的可變電流源) 

2.1.5輸出是源極電流的變化部分

照片2.6是源極電位s與漏極電位d的波形。這樣看到的柵極電位、源極電位s與輸入信號i的波形是相同的。像照片2.6那樣,FET的漏極上看到的是被放大了的i的波形,但是,d的波形與i的波形相位相反。

FET的源極所連接的電阻是源極電阻S。如照片2.5所示,s的振幅為2.1±0.5V,所以流過S的電流在以1.05mA為中心的±0.25mA范圍變化((2.1±0.5)/2kΩ=1.05±0.25mA)。所有從FET
的源極流出的電流都流過S,所以源極電流s為1.05±0.25mA。

這個電流變化量Δ d通過漏極與電源間連接的電阻——— 漏極負載電阻D以電阻上產生的電壓降的形式呈現出來,因此輸出電壓再次返回為電壓變化量Δ d的形式,從漏極取出。 

照片2.6源極電位s與漏極電位d的波形(2V/div,200s/div)
(s與輸入信號i的波形相同,d是放大后的波形。但是,相位是相反的)

2.1.6漏極的相位相反

D連接在漏極與電源之間,所以這里產生的電壓降是以電源為基準的。因此,當輸入電壓i增加,漏極電流也增加時,D上的電壓降相對于電源也變大,漏極相對于地的電位d(D與漏極的接點電位)減少。

相反,如果i減少時漏極電流也減少,D上的電壓降變小,d相對于GND增加。因此,相對于i,d的相位是反相的 —— 相位變化180°。

由照片2.5和照片2.6可以看出,對于FET源極接地放大電路來說,各極間呈現出的信號的相位關系是柵極源極間同相(相位差為零
),柵極漏極間以及源極漏極間反相。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只是源極接地時的相位關系,對于后面將要講到的柵極接地放大電路來說,情況是不同的。這里的情況與雙極晶體管發射極接地放大電路相同。照片2.7是漏極電位d與輸出電壓o的波形。耦合電容2隔斷了d的直流成分,取出的輸出僅是以0V為中心擺動的交流成分。 

照片2.7漏極電位d與輸出電壓o的波形(5V/div,200s/div)
(由于d的直流成分被耦合電容隔斷,所以取出的輸出僅是以0V為中心擺動的交流成分) 

2.1.7與雙極晶體管電路的差別

前面看到的FET的源極接地放大電路是不是與雙極晶體管的發射極放大電路完全相同?

實際上幾乎是完全相同的,只有一點差別,這就是雙極晶體管的基極發射極間電壓BE與FET的柵極源極間電壓GS在電壓、極性上有差別。

這一點對于FET電路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搞清楚GS究竟有多大,才能夠方便地像使用雙極晶體管那樣使用FET。

下面將結合FET的工作原理,說明這個GS的大小。 

2.2FET的工作原理

2.2.1JFET與MOSFET

雙極晶體管只有NPN和PNP兩種類型,FET的分類則稍微復雜。

如圖2.6所示,FET按照結構可以分為結型FET(JFET:JunctionFET)和絕緣柵FET(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FET)。

按照電學特性,MOSFET又可以分為耗盡型(deletion)與增強型(enhancement)兩類。它們又可以進一步分為N溝型(與雙極晶體管的NPN型相當)和P溝型(與雙極晶體管的PNP型相當)。

從實際FET的型號中完全看不出JFET與MOSFET、耗盡型與增強型的區別。僅僅是N溝器件為2SK×××(也有雙柵的3SK×××),P溝器件為2SJ×××,以區別N溝和P溝器件。 

圖2.6FET的種類
(FET分為JFET和MOSFET。MOSFET按照電學特性又分為耗盡型和增強型,它們各自又有N溝型和P溝型)

2.2.2FET的結構

圖2.7是FET簡單的的結構示意圖(P溝FET是P型半導體部分與N型半導體部分互換)。

圖2.7FET的結構
(JFET工作時柵極與溝道間的二極管處于截止狀態,所以幾乎沒有電流流過柵極。MOSFET的柵極與溝道間有絕緣膜,電流的流動更困難) 

如圖2.8所示,雙極晶體管的基極發射極間以及基極集電極間分別是兩個PN結,就是說存在著二極管。JFET的柵極與溝道(把輸出電路流過漏極源極間的部分稱為溝道)間有PN結,所以認為存在著二極管(由于有PN結,所以稱為結型FET)。

圖2.8晶體管的PN結
(晶體管有兩個PN結?梢园眩校谓Y看作是二極管,晶體管可以認為是基極發射極間以及基極集電極間各有一個二極管) 

雙極晶體管的基極發射極間的二極管總是工作在導通狀態,而JFET的柵極溝道間的二極管工作在截止狀態。

因此FET的柵極溝道間流過的電流很小,只相當于二極管的反向漏電流,所以器件本身的輸入阻抗比雙極晶體管高得多(約108~1012Ω)。

MOSFET的柵極是由金屬構成的,它與半導體溝道之間有一層絕緣膜,形成三層結構。所謂MOS,就是因為實際的結構是由金屬(M)、絕緣膜(如氧化膜,O)和半導體(S)組成。

MOSFET的特點是柵極與溝道間有絕緣膜,柵極與溝道是絕緣的,所以流過柵極的電流比JFET還要小很多。因此,輸入阻抗也比JFET高得多(約1012~1014Ω)。

2.2.3FET的電路符號

圖2.9是各種FET的電路符號。晶體管電路符號中的箭頭表示電流流動的方向,而FET的箭頭不代表電流的方向,僅僅表示極性(從圖2.7看出它表示PN結的極性)。

圖2.9FET的電路符號
(晶體管的電路符號中的箭頭表示電流流動的方向,而FET的箭頭不表示電流的方向,僅僅表示極性)

JFET在結構和電路符號上都沒有標記出漏極與源極的區別,這就是說它們沒有區別。

一般來說JFET的漏極與源極間即使相互調換也能夠正常工作。圖2.9的電路中使用的FET實際上就是JFET。這個電路中,即使將源極與漏極互換對于器件的工作以及性能沒有任何影響。

之所以與晶體管不同,是因為JFET的源極與漏極之間沒有PN結,是由同一導電類型的半導體(N溝器件是N型,P溝器件是P型)制作的。

但是,制造高頻應用的JFET器件時源極與漏極的形狀有物理性的變化, 兩個FET串聯連接(稱為級聯)時,漏極與源極有區別,如果調換就無法工作。 

MOSFET的漏極與源極的結構和符號都有區別。因此,就不能將漏極與源極調換工作。

2.2.4JFET的傳輸特性

FET是通過柵極上所加的電壓控制漏極源極間電流的電壓控制器件。

描述FET性質 常用的方法是叫做傳輸特性的曲線,它表示漏極電流D與柵極源極間電壓GS的關系。

圖2.10是JFET 的傳輸特性。

圖2.10FET的傳輸特性
(把D關于GS的曲線稱為傳輸特性,是FET 重要的性質。m相當于晶體管的FE)

當柵極源極間電壓GS為0V時JFET的漏極電流D 大。這時的漏極電流叫做漏極飽和電流DSS。

JFET的DSS是漏極源極間所能夠流過的 大電流。除非FET損壞,否則不會有超過DSS的漏極電流。所以,JFET具有限制電流的作用。

一般的FET中,DSS為1mA至數十mA(實際上可以流過比DSS稍大一些的電流)。

我們分析圖2.10(a)所示的N溝JFET的曲線。GS從0V向負方向增大時D減小, 終變為零,這時的GS叫做夾斷電壓。當GS在負方向比更大時,N溝JFET處于截止狀態。

把GS在負電壓范圍時D的流動稱為耗盡特性。

P溝JFET的D、GS、DSS、的極性與N溝情況相反。

2.2.5放大倍數是跨導m

雙極晶體管是以流過的基極電流B控制集電極電流C,所以B與C之比———

直流電流放大系數FE就成為器件的重要特性。

對于FET,如圖2.10所示,是通過改變柵極源極間電壓GS控制漏極電流D的,所以GS與D之比就成為器件的重要特性。把這個比值稱為跨導m(也叫做正向傳輸導納fs),用下式表示:

(2.1)

式中,Δ GS為GS的變化量,Δ D為D的變化量。

圖2.10的傳輸特性中曲線的斜率相當于m,它的單位是電流與電壓之比,即S(西[門子])。

m意味著當輸入電壓(GS)變化時輸出電流(D)會有多大的變化,可以認為是器件本身電流對電壓的增益。在使用FET的放大電路中,m愈大則電路的增益愈大,具有能夠減小輸出阻抗的優點。

但是,m大的FET存在著輸入電容大因而高頻特性差,流過柵極的漏電流大(輸入阻抗低)等缺點。

2.2.6實際器件的跨導

圖2.11是圖2.1電路中使用的N溝JFET2SK184(東芝)的傳輸特性。圖中的多根曲線說明器件特性存在分散性。

圖2.112SK184的傳輸特性(即使同一型號的FET,DSS的分散性也會很大。因此,D為1mA時的GS會在-0.7~-0.1V范圍變動。但是不論什么樣的雙極晶體管,它們的BE都在0.6~0.7V之間)

實際的FET的漏極飽和電流DSS具有較大的分散性。由于DSS的原因,使得D為零時的電壓———夾斷電壓也有變化。

雙極晶體管的特性是按直流電流放大系數值FE分檔次的。但是對于FET不是按跨導m而是按DSS區分檔次。

m與DSS之間有關系,DSS愈大,m也愈大(如果是同型號的FET,DSS愈大,傳輸特性曲線的斜率愈大,因而m也大)。

表2.1是2SK184的DSS各檔次。東芝器件的DSS、FE的檔次是用Y(黃)、R(紅)等顏色標記的。有的公司是用羅馬字母標記的。

表2.1 2SK184的DSS分檔(JFET的DSS的分散性大,因此按照DSS的值進行分檔)

  
圖2.1的電路中,D約為1mA,由圖2.11看出,由于電路中使用的FET的DSS值存在分散性,GS在-0.7~-0.1V的范圍內變動。

照片2.8是圖2.1電路中使用的2SK184的柵極電位與源極電位S的波形(設定輸入信號i為1kHz,0.5V)。

照片2.82SK184的與s的波形
(0.5V/div,200s/div)(使用2SK184的圖2.1的電路中,GS———與s的直流成分之差為-0.4V)

由于GS是與s的直流成分之差,從照片看出這里使用的2SK184的GS為-0.4V(以源極電位為基準,所以是負值)。因此,從圖2.11中D為1mA的線與GS=-0.4V的線的交叉點可以看出這里使用的2SK184的DSS約為6.5mA。

實際上設計電路時的情況與此相反,從所使用FET的DSS檔次找到DSS,從傳輸特特性曲線確定電路工作點的GS值 。

2.2.7MOSFET的傳輸特性

圖2.12是MOSFET的傳輸特性。MOSFET器件中除有與JFET相同的耗盡特性外,還有增強特性。

對于N溝MOSFET,增強特性是指當GS不在正的電壓范圍時就沒有D流過(P溝時GS的極性相反)。

MOSFET的耗盡特性與JFET的耗盡特性稍有不同,對于N溝器件即使GS為正,D仍持續流動(P溝情況下即使GS為負,D仍持續流動)。耗盡型MOSFET的DSS不是漏極源極間所流過的 大電流,只是GS=0V時的漏極電流D值。

圖2.12MOSFET的傳輸特性
(MOSFET有耗盡型和增強型兩種特性。耗盡型與JFET不同,即使越過GS=0V,D仍繼續流動) 

耗盡型MOSFET由于GS=0V時仍有D流過(所謂NormallON器件),所以很難應用在開關電路或者功率放大電路中。但是,它的優點是在高頻放大電路中容易構成偏置電路 ,所以高頻放大用的MOSFET幾乎都是耗盡型的。

對于GS=0V時D為零的增強型MOSFET(所謂NormallOFF器件),如果把BE當成GS,就可以采用與晶體管相同的偏置方法,所以可以與晶體管相互置換使用。

目前,應用于開關、調節器的開關器件或電動機驅動電路等功率放大電路的MOSFET(所謂的功率MOS)幾乎都是增強型器件。JFET能限制DSS以上的漏極電流,具有電流限制作用。但是MOSFET,不論是耗盡型還是增強型,GS愈大漏極電流愈大,所以沒有電流限制作用。

2.2.8MOSFET的跨導

MOSFET的跨導m與JFET相同,是傳輸函數曲線的斜率,即ΔGS與Δ D之比。圖2.13是高頻放大用N溝MOSFET2SK241(東芝)的傳輸特性。這個FET是耗盡型器件,GS在負電壓區時有電流流出,即使GS越過0V,D仍然相應地繼續增加。多根曲線表明DSS的分散性。 

圖2.132SK241的傳輸特性
(2SK241是用于高頻放大的N溝MOSFET。傳輸特性是耗盡型,D從GS負的區域流出) 

圖2.14是開關用N溝MOSFET2SK612(NEC)的傳輸特性。這種FET是增強型器件,可以看出如果GS不是在正電壓區,就沒有D流出。

圖 2.142SK612的傳輸特性
(2SK612是用于開關的N溝MOSFET。傳輸特性是增強型,當GS不在正的區域時沒有D流出)

這里我們稍微分析一下用這兩種MOSFET器件2SK241和2SK612替代圖2.1電路中的JFET時電路的工作情況。

照片2.9和照片2.10是這時的柵極電位和源極電位s的波形(輸入電壓i與照片2.8中相同,即1kHz,0.5V)。

對于2SK241,如照片2.9所示GS為-0.5V。這與2SK184的GS值基本相同。如從圖2.13所看到的那樣,當漏極電流D為1mA時,GS還處于負的區域,不是正值。

照片2.9使用2SK241時的與s的波形(0.5V/div,200s/div)
(圖2.1電路中使用2SK241時,GS=-0.5V) 

照片2.10使用2SK612時的與s的波形(0.5V/div,200s/div)
(圖2.1電路中使用2SK612時,GS=+1.3V) 

2SK612的情況如照片2.10所示,GS為+1.3V。因為2SK612是增強型器件,所以如從圖2.14所看到的那樣,GS是正值。

這樣,即使同一電路中使用結構和電學特性完全不同的FET,都能夠很方便地使其正常工作。

但是,對于2SK241和2SK612來說,由于是替換2SK184,它們的工作點與2SK184的工作點(D=1mA)稍有不同,這時因FET的型號而會導致的GS不同。實際設計時,根據所使用FET的傳輸特性求出GS確定工作點就可以了。

 

場效應管的工作原理

效應晶體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縮寫(FET))簡稱場效應管。一般的晶體管是由兩種極性的載流子,即多數載流子和反極性的少數載流子參與導電,因此稱為雙極型晶體管,而FET僅是由多數載流子參與導電,它與雙極型相反,也稱為單極型晶體管。它屬于電壓控制型半導體器件,具有輸入電阻高(108~109Ω)、噪聲小、功耗低、動態范圍大、易于集成、沒有二次擊穿現象、安全工作區域寬等優點,現已成為雙極型晶體管和功率晶體管的強大競爭者。

一、場效應管的分類
  場效應管分結型、絕緣柵型兩大類。結型場效應管(JFET)因有兩個PN結而得名,絕緣柵型場效應管(JGFET)則因柵極與其它電極完全絕緣而得名。目前在絕緣柵型場效應管中,應用 為廣泛的是MOS場效應管,簡稱MOS管(即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MOSFET);此外還有PMOS、 NMOS和VMOS功率場效應管,以及 近剛問世的πMOS場效應管、VMOS功率模塊等。
  按溝道半導體材料的不同,結型和絕緣柵型各分溝道和P溝道兩種。若按導電方式來劃分,場效應管又可分成耗盡型與增強型。結型場效應管均為耗盡型,絕緣柵型場效應管既有耗盡型的,也有增強型的。
  場效應晶體管可分為結場效應晶體管和MOS場效應晶體管。而MOS場效應晶體管又分為N溝耗盡型和增強型;P溝耗盡型和增強型四大類。
二、場效應三極管的型號命名方法
  現行有兩種命名方法。第一種命名方法與雙極型三極管相同,第三位字母J代表結型場效應管,O代表絕緣柵場效應管。第二位字母代表材料,D是P型硅,反型層是N溝道;C是N型硅P溝道。例如,3DJ6D是結型N溝道場效應三極管,3DO6C 是絕緣柵型N溝道場效應三極管。
  第二種命名方法是CS××#,CS代表場效應管,××以數字代表型號的序號,#用字母代表同一型號中的不同規格。例如CS14A、CS45G等。
三、場效應管的參數
場效應管的參數很多,包括直流參數、交流參數和極限參數,但一般使用時關注以下主要參數:
1、I DSS — 飽和漏源電流。是指結型或耗盡型絕緣柵場效應管中,柵極電壓U GS=0時的漏源電流。
2、UP — 夾斷電壓。是指結型或耗盡型絕緣柵場效應管中,使漏源間剛截止時的柵極電壓。
3、UT — 開啟電壓。是指增強型絕緣柵場效管中,使漏源間剛導通時的柵極電壓。
4、gM — 跨導。是表示柵源電壓U GS — 對漏極電流I D的控制能力,即漏極電流I D變化量與柵源電壓UGS變化量的比值。gM 是衡量場效應管放大能力的重要參數。
5、BUDS — 漏源擊穿電壓。是指柵源電壓UGS一定時,場效應管正常工作所能承受的 大漏源電壓。這是一項極限參數,加在場效應管上的工作電壓必須小于BUDS。
6、PDSM — 大耗散功率。也是一項極限參數,是指場效應管性能不變壞時所允許的 大漏源耗散功率。使用時,場效應管實際功耗應小于PDSM并留有一定余量。
7、IDSM — 大漏源電流。是一項極限參數,是指場效應管正常工作時,漏源間所允許通過的 大電流。場效應管的工作電流不應超過IDSM
四、場效應管的作用
1、場效應管可應用于放大。由于場效應管放大器的輸入阻抗很高,因此耦合電容可以容量較小,不必使用電解電容器。
2、場效應管很高的輸入阻抗非常適合作阻抗變換。常用于多級放大器的輸入級作阻抗變換。
3、場效應管可以用作可變電阻。
4、場效應管可以方便地用作恒流源。
5、場效應管可以用作電子開關。

五、場效應管的測試
1、結型場效應管的管腳識別:
  場效應管的柵極相當于晶體管的基極,源極和漏極分別對應于晶體管的發射極和集電極。將萬用表置于R×1k檔,用兩表筆分別測量每兩個管腳間的正、反向電阻。當某兩個管腳間的正、反向電阻相等,均為數KΩ時,則這兩個管腳為漏極D和源極S(可互換),余下的一個管腳即為柵極G。對于有4個管腳的結型場效應管,另外一極是屏蔽極(使用中接地)。
2、判定柵極
  用萬用表黑表筆碰觸管子的一個電極,紅表筆分別碰觸另外兩個電極。若兩次測出的阻值都很小,說明均是正向電阻,該管屬于N溝道場效應管,黑表筆接的也是柵極。
  制造工藝決定了場效應管的源極和漏極是對稱的,可以互換使用,并不影響電路的正常工作,所以不必加以區分。源極與漏極間的電阻約為幾千歐。
  注意不能用此法判定絕緣柵型場效應管的柵極。因為這種管子的輸入電阻極高,柵源間的極間電容又很小,測量時只要有少量的電荷,就可在極間電容上形成很高的電壓,容易將管子損壞。
3、估測場效應管的放大能力
  將萬用表撥到R×100檔,紅表筆接源極S,黑表筆接漏極D,相當于給場效應管加上1.5V的電源電壓。這時表針指示出的是D-S極間電阻值。然后用手指捏柵極G,將人體的感應電壓作為輸入信號加到柵極上。由于管子的放大作用,UDS和ID都將發生變化,也相當于D-S極間電阻發生變化,可觀察到表針有較大幅度的擺動。如果手捏柵極時表針擺動很小,說明管子的放大能力較弱;若表針不動,說明管子已經損壞。
  由于人體感應的50Hz交流電壓較高,而不同的場效應管用電阻檔測量時的工作點可能不同,因此用手捏柵極時表針可能向右擺動,也可能向左擺動。少數的管子RDS減小,使表針向右擺動,多數管子的RDS增大,表針向左擺動。無論表針的擺動方向如何,只要能有明顯地擺動,就說明管子具有放大能力。
本方法也適用于測MOS管。為了保護MOS場效應管,必須用手握住螺釘旋具絕緣柄,用金屬桿去碰柵極,以防止人體感應電荷直接加到柵極上,將管子損壞。
  MOS管每次測量完畢,G-S結電容上會充有少量電荷,建立起電壓UGS,再接著測時表針可能不動,此時將G-S極間短路一下即可。
六、常用場效用管
1、MOS場效應管
  即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型場效應管,英文縮寫為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Transistor),屬于絕緣柵型。其主要特點是在金屬柵極與溝道之間有一層二氧化硅絕緣層,因此具有很高的輸入電阻( 高可達1015Ω)。它也分N溝道管和P溝道管,符號如圖1所示。通常是將襯底(基板)與源極S接在一起。根據導電方式的不同,MOSFET又分增強型、耗盡型。所謂增強型是指:當VGS=0時管子是呈截止狀態,加上正確的VGS后,多數載流子被吸引到柵極,從而“增強”了該區域的載流子,形成導電溝道。耗盡型則是指,當VGS=0時即形成溝道,加上正確的VGS時,能使多數載流子流出溝道,因而“耗盡”了載流子,使管子轉向截止。
  以N溝道為例,它是在P型硅襯底上制成兩個高摻雜濃度的源擴散區N+和漏擴散區N+,再分別引出源極S和漏極D。源極與襯底在內部連通,二者總保持等電位。圖1(a)符號中的前頭方向是從外向電,表示從P型材料(襯底)指身N型溝道。當漏接電源正極,源極接電源負極并使VGS=0時,溝道電流(即漏極電流)ID=0。隨著VGS逐漸升高,受柵極正電壓的吸引,在兩個擴散區之間就感應出帶負電的少數載流子,形成從漏極到源極的N型溝道,當VGS大于管子的開啟電壓VTN(一般約為+2V)時,N溝道管開始導通,形成漏極電流ID。
國產N溝道MOSFET的典型產品有3DO1、3DO2、3DO4(以上均為單柵管),4DO1(雙柵管)。它們的管腳排列(底視圖)見圖2。
  MOS場效應管比較“嬌氣”。這是由于它的輸入電阻很高,而柵-源極間電容又非常小,極易受外界電磁場或靜電的感應而帶電,而少量電荷就可在極間電容上形成相當高的電壓(U=Q/C),將管子損壞。因此了廠時各管腳都絞合在一起,或裝在金屬箔內,使G極與S極呈等電位,防止積累靜電荷。管子不用時,全部引線也應短接。在測量時應格外小心,并采取相應的防靜電感措施。
  MOS場效應管的檢測方法
(1).準備工作
  測量之前,先把人體對地短路后,才能摸觸MOSFET的管腳。 好在手腕上接一條導線與大地連通,使人體與大地保持等電位。再把管腳分開,然后拆掉導線。
(2).判定電極
  將萬用表撥于R×100檔,首先確定柵極。若某腳與其它腳的電阻都是無窮大,證明此腳就是柵極G。交換表筆重測量,S-D之間的電阻值應為幾百歐至幾千歐,其中阻值較小的那一次,黑表筆接的為D極,紅表筆接的是S極。日本生產的3SK系列產品,S極與管殼接通,據此很容易確定S極。
(3).檢查放大能力(跨導)
  將G極懸空,黑表筆接D極,紅表筆接S極,然后用手指觸摸G極,表針應有較大的偏轉。雙柵MOS場效應管有兩個柵極G1、G2。為區分之,可用手分別觸摸G1、G2極,其中表針向左側偏轉幅度較大的為G2極。
  目前有的MOSFET管在G-S極間增加了保護二極管,平時就不需要把各管腳短路了。

  MOS場效應晶體管使用注意事項。
  MOS場效應晶體管在使用時應注意分類,不能隨意互換。MOS場效應晶體管由于輸入阻抗高(包括MOS集成電路)極易被靜電擊穿,使用時應注意以下規則:
(1). MOS器件出廠時通常裝在黑色的導電泡沫塑料袋中,切勿自行隨便拿個塑料袋裝。也可用細銅線把各個引腳連接在一起,或用錫紙包裝
(2).取出的MOS器件不能在塑料板上滑動,應用金屬盤來盛放待用器件。
(3). 焊接用的電烙鐵必須良好接地。
(4). 在焊接前應把電路板的電源線與地線短接,再MOS器件焊接完成后在分開。
(5). MOS器件各引腳的焊接順序是漏極、源極、柵極。拆機時順序相反。
(6).電路板在裝機之前,要用接地的線夾子去碰一下機器的各接線端子,再把電路板接上去。
(7). MOS場效應晶體管的柵極在允許條件下, 好接入保護二極管。在檢修電路時應注意查證原有的保護二極管是否損壞。

2、VMOS場效應管
  VMOS場效應管(VMOSFET)簡稱VMOS管或功率場效應管,其全稱為V型槽MOS場效應管。它是繼MOSFET之后新發展起來的高效、功率開關器件。它不僅繼承了MOS場效應管輸入阻抗高(≥108W)、驅動電流小(左右0.1μA左右),還具有耐壓高( 高可耐壓1200V)、工作電流大(1.5A~100A)、輸出功率高(1~250W)、跨導的線性好、開關速度快等優良特性。正是由于它將電子管與功率晶體管之優點集于一身,因此在電壓放大器(電壓放大倍數可達數千倍)、功率放大器、開關電源和逆變器中正獲得廣泛應用。
  眾所周知,傳統的MOS場效應管的柵極、源極和漏極大大致處于同一水平面的芯片上,其工作電流基本上是沿水平方向流動。VMOS管則不同,從左下圖上可以看出其兩大結構特點:第一,金屬柵極采用V型槽結構;第二,具有垂直導電性。由于漏極是從芯片的背面引出,所以ID不是沿芯片水平流動,而是自重摻雜 N+區(源極S)出發,經過P溝道流入輕摻雜N-漂移區, 后垂直向下到達漏極D。電流方向如圖中箭頭所示,因為流通截面積增大,所以能通過大電流。由于在柵極與芯片之間有二氧化硅絕緣層,因此它仍屬于絕緣柵型MOS場效應管。
  國內生產VMOS場效應管的主要廠家有877廠、天津半導體器件四廠、杭州電子管廠等,典型產品有VN401、VN672、VMPT2等。
  VMOS場效應管的檢測方法
(1).判定柵極G
  將萬用表撥至R×1k檔分別測量三個管腳之間的電阻。若發現某腳與其字兩腳的電阻均呈無窮大,并且交換表筆后仍為無窮大,則證明此腳為G極,因為它和另外兩個管腳是絕緣的。
(2).判定源極S、漏極D
由圖1可見,在源-漏之間有一個PN結,因此根據PN結正、反向電阻存在差異,可識別S極與D極。用交換表筆法測兩次電阻,其中電阻值較低(一般為幾千歐至十幾千歐)的一次為正向電阻,此時黑表筆的是S極,紅表筆接D極。
(3).測量漏-源通態電阻RDS(on)
將G-S極短路,選擇萬用表的R×1檔,黑表筆接S極,紅表筆接D極,阻值應為幾歐至十幾歐。
由于測試條件不同,測出的RDS(on)值比手冊中給出的典型值要高一些。例如用500型萬用表R×1檔實測一只IRFPC50型VMOS管,RDS(on)=3.2W,大于0.58W(典型值)。
(4).檢查跨導
   將萬用表置于R×1k(或R×100)檔,紅表筆接S極,黑表筆接D極,手持螺絲刀去碰觸柵極,表針應有明顯偏轉,偏轉愈大,管子的跨導愈高。

注意事項:
(1)VMOS管亦分N溝道管與P溝道管,但絕大多數產品屬于N溝道管。對于P溝道管,測量時應交換表筆的位置。
(2)有少數VMOS管在G-S之間并有保護二極管,本檢測方法中的1、2項不再適用。
(3)目前市場上還有一種VMOS管功率模塊,專供交流電機調速器、逆變器使用。例如美國IR公司生產的IRFT001型模塊,內部有N溝道、P溝道管各三只,構成三相橋式結構。
(4)現在市售VNF系列(N溝道)產品,是美國Supertex公司生產的超高頻功率場效應管,其 高工作頻率fp=120MHz,IDSM=1A,PDM=30W,共源小信號低頻跨導gm=2000μS。適用于高速開關電路和廣播、通信設備中。
(5)使用VMOS管時必須加合適的散熱器后。以VNF306為例,該管子加裝140×140×4(mm)的散熱器后, 大功率才能達到30W

七、場效應管與晶體管的比較
(1)場效應管是電壓控制元件,而晶體管是電流控制元件。在只允許從信號源取較少電流的情況下,應選用場效應管;而在信號電壓較低,又允許從信號源取較多電流的條件下,應選用晶體管。
(2)場效應管是利用多數載流子導電,所以稱之為單極型器件,而晶體管是即有多數載流子,也利用少數載流子導電。被稱之為雙極型器件。
(3)有些場效應管的源極和漏極可以互換使用,柵壓也可正可負,靈活性比晶體管好。
(4)場效應管能在很小電流和很低電壓的條件下工作,而且它的制造工藝可以很方便地把很多場效應管集成在一塊硅片上,因此場效應管在大規模集成電路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文章關鍵詞:場效應管和雙極型晶體管的比較和選擇 - “場效應管和雙極型晶體管的比較和選擇”這篇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凡轉載須說明出處!本站個別文章 來源于網絡,僅供廣大師生及電子愛好者參考學習之用。您若對“場效應管和雙極型晶體管的比較和選擇” 這篇文章有何看法,請您留言,我們會及時進行調整。
  •  相關網站搜索:場效應管和雙極型晶體管的比較和選擇

      百度中找“場效應管和雙極型晶體管的比較和選擇”的內容

      GOOGLE中找“場效應管和雙極型晶體管的比較和選擇”的內容

      YAHOO中找“場效應管和雙極型晶體管的比較和選擇”的內容

      SOSO中找“場效應管和雙極型晶體管的比較和選擇”的內容

      中搜中找“場效應管和雙極型晶體管的比較和選擇”的內容

      搜狗中找“場效應管和雙極型晶體管的比較和選擇”的內容

    近更新more

    手機維修培訓學校、家電維修培訓學校、電腦維修培訓學校、網絡工程師培訓學校、電工培訓學校、焊工培訓學校

    關于本站 - 關于查詢 - 廣告合作 - 下載聲明 - 友情連接- 網站地圖


    湖南電子學校|電子中專|電子職業中專|電子技術學校|電子職業學校|中等電子技術學校|電子維修學校|電子機電學校|機電中專|中等電子?茖W校

    Copyright © 2003-2008 Apx1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頁面執行時間:38,109.38000 毫秒

    電話:13308461099 校址: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樹木嶺路330號。來校路線:長沙火車站售票處后坪乘135路至"鼓風站"下車,回走100米即到。

    網站備案[粵ICP06034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