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校地址:湖南省 長沙市 雨花區 車站南路紅花坡路口 |
![]() |
學校地址:湖南省 長沙市 雨花區 車站南路紅花坡路口 |
在這幾天看見論壇上有好多的朋友在談有關電壓判斷法的帖子,還有<本本波>老兄的一在鼓勵...我跟大家談談我的看法...
其實在修機器的過程中有很多的方法可以 判斷故障的,比如檢測卡跑碼法是大家 為常用的方法。但是這種方法用在大多數的機型上,你可能都不知道它 顯示的什么意思。所以我在用檢測卡的時候只是看它是FF還是跑不跑碼而已,意義不是很大,想讓它指點你去修好本子你可能要吐血。
我用多功能電源已經有1年多的時間了,感覺很不錯。剛開始也和大家一樣看不懂它的顯示模式。后來才知道那就是電流判斷法,不過不是讓你去看它的數字,而是看電流跳變。
每臺機器上電電流都不是一樣的。舉個 簡單的例子,P3和P4的電流就相差很多,更不用說AMD的了。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它們的上電過程....
對上電過程大家可能都有些了解,更不用說老蝦了。所以我就初步給小蝦門講一下上電的流程,之后再舉個簡單的例子作為參考。
待機(0.01-0.10)
1.按開機后首先是給個供電管理芯片出發信號,各路電壓開始供電<電流跳變2-3次>
2.南橋得到觸發信號開始供電,南橋自我診斷完整性<電流跳變>
3.南橋復位各外接設備初始化,南橋復位北橋<電流跳變>
4.北橋開始供電,北橋自我診斷完整性<電流跳變>
5.北橋復位CPU<電流跳變>
6.CPU供電<電流跳變>
7.CPU檢測完整性,CPU給北橋工作完好信號<電流跳變>
8.北橋復位內存<電流跳變>
9.北橋復位顯卡<電流跳變>
10.內存供電<電壓跳變>
11.顯卡供電<電流跳變>
12.內存檢測360K完整性<電流跳變>
13.顯卡檢測完整性<電流跳變>
14.18.19.調取BIOS的LOGO界面,CPU簡單運算,PWGOOD信號等
15.屏幕加電<電流跳變>
16.顯卡發出信號
開機后每一次次的加電,都會把電流慢慢的增大,而我們要通過他的加電跳變來判斷出哪個部分出了問題....
上面寫到很多的上電過程,其實大家沒有必要一一的記下來,只要記幾個大部件的上電時跳變就可以IBMT4X為例子
待機0.03 - 開機0.10-0.25 - 南橋0.26-0.54 - 北橋0.55-0.58 - CPU0.59-0.75 - 內存0.60-0.70 - 顯卡0.65-0.85 顯示屏幕0.86-1.20 (電流只作為參考)
在這里一開機的同時南橋北橋CPU內存顯卡等電路已經加上了電,所以主要關注他們的檢測部分就可以。
這里比較難判斷的就是顯卡和內存之間,因為他們的檢測基本上是同時在運作,所以檢測到他們的時候會看見同步電流0.65跳變0.68的再跳變到0.65,在跳變0.68\0.65\0.68等3次循環跳變,很有意思~~!....
但是在這個期間電流不變或顯示不正常難以判斷故障的時后,我們可以拔掉內存接上外接喇叭看看內存是否報警,或用按壓法來判斷.....
其他的都要靠大家自己在工作中研究和積累經驗來學習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