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小字體
增大字體
作者:佚名 來源:本站整理 發布時間:2011-09-27 21:33:58
創維等離子原理與修理-原理講解J45湖南陽光電子技術學校-www.hnygpx.net
一、發展簡史等離子體顯示(Plasma Display Panel,簡稱
PDP)是利用氣體放電原理實現的一種發光平板顯示技術,故又稱氣體放電顯示( GasDischarge Discharge Display)。按工作方式的不同,
PDP技術可分為直流型等離子體顯示(DC-
PDP)和交流型等離子體顯示(AC-P DP)兩大類。 AC-
PDP技術于1964年由美國伊利諾大學的兩位教授發明。70年代初,美國率先實現了10in 512×512線單色AC-
PDP 產品的量產,成為所有平板顯示技術中 先實現批量生產的技術。因與陰極射線管(CRT)相比具有顯示清晰、無閃爍、無畸變、無X射線輻射、驅動電壓低、結構緊湊、可*性高、耐震動、耐沖擊、工作溫度范圍寬,且適當加固即可滿足軍工要求等優點,AC-
PDP產品被美國軍方定為軍用顯示的重點。70年代末日本富士通公司和美國IBM公司分別開發了有MgO保護層的第二代單色AC-
PDP產品,使用壽命達到1×104h。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IBM公司采用集成驅動技術和標準接口技術開發了第三代單色AC-
PDP產品,使工作壽命突破10×104 h。之后,產品向大顯示容量和和高分辨率方向發展,實現了對角線達1m以上的大面積顯示。1986年美國開發了對角線達1.5m顯示容量為2048×2048線的大型單色AC-
PDP產品。80年代后相繼推出了低功耗低成本灰度顯示(256級)的第四代單色AC-
PDP 產品。彩色AC-
PDP技術的研發工作始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才突破彩色化的亮度、壽命、驅動等關鍵技術。1993年日本富士通公司首次進行21in640×480像素的彩色AC-
PDP產品的批量生產,揭開了彩色
PDP通向規模生產的序幕。1994年三菱公司開始20in852×480像素彩色AC-
PDP產品的批量生產。首次使真正的16:9寬屏幕壁掛電視進入實用化。1997年日本的三菱、先鋒、NEC等公司和荷蘭的Philips公司也開始了40in和42in彩色AC-
PDP產品的批量生產。DC-
PDP技術于1968年由荷蘭發明。70年代初美國發明了自掃描式(SelfScan)的DC -
PDP產品。但都因工藝復雜等原因未能實現真正的批量生產。80年代初日本松下公司利用全絲網印刷技術開發了結構簡單的DC-
PDP產品,并率先實現了批量生產。80年代中各公司又開發了全集成化和標準接口的第二代單色DC-
PDP產品。1986年世界上第一臺便攜式計算機的顯示屏就是使用了10in級640×480線的單色DC-
PDP,此時單色DC-
PDP 產品幾乎占據所有便攜式計算機市場,年產量達100萬只。80年代后日本開發了超薄型輕量化的第三代單色DC-
PDP產品。90年代初日本又開發了無需充汞的第四代DC-
PDP產品。彩色DC-
PDP技術的研發開始于80年代初。80 年代末日本NHK公司發明了脈沖存儲式DC-PD P 技術。90年代初突破了彩色化的關鍵技術 。1993年NHK公司率先開發了40in彩色DC-
PDP 樣品。1994年松下公司首先實現了字符式多色DC-
PDP產品的批量生產,1995年又開始進行26in彩色DC-
PDP產品的批量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