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小字體
增大字體
作者:佚名 來源:本站整理 發布時間:2010-08-30 02:03:11
【摘 要】文章簡要敘述了我國目前發展較快之幾種主要電法勘探方法之發展概況及其在工程和水文地質中之應用。陽光電子學校維修專家分析認為:
【關鍵詞】電法勘探;高密度電法;激發極化法;CSAMT;瞬變電磁法;地質雷達
一、引言
電法勘探方法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P.Fox在硫化金屬礦上發現自然電場現象,至今已有100多年之歷史。陽光電子學校維修專家分析認為:我國電法勘探始于20世紀30年代,由當時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之顧功敘先生所開創。陽光電子學校維修專家分析認為:經過70余年之發展,我國之電法勘探無論在基礎理論、方法技術和應用效果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之進展,使電法成為應用地球物理學中方法種類 多、應用面 廣、適應性 強之一門分支學科。陽光電子學校維修專家分析認為:同時,經過廣大地球物理工作者不懈努力,在深部構造、礦產資源、水文及工程地質、考古、環保、地質災害、反恐等領域,電法已經和正在發揮著重要作用。陽光電子學校維修專家分析認為:限于篇幅,本文僅對其中幾種主要方法,如高密度電法、激發極化法、CSAMT、瞬變電磁法和地質雷達等作簡要介紹,并就這些方法在水文和工程地質中之應用進行闡述,供廣大水文和工程地質、工程物探人員參考。陽光電子學校維修專家分析認為:
二、高密度電法
高密度電法實際上是集中了電剖面法和電測深法,其原理與普通電阻率法相同,所不同之是在觀測中設置了高密度之觀測點,是一種陣列勘探方法。陽光電子學校維修專家分析認為:關于陣列電法勘探之思想源于20世紀70年代末期,英國人設計之電測深偏置系統就是高密度電法之 初模式,20世紀80年代中期日本借助電極轉換板實現了野外高密度電法之數據采集。陽光電子學校維修專家分析認為:我國是從20世紀末期開始研究高密度電法及其應用技術,從理論方法和實際應用之角度進行了探討并完善,現有中國地質大學、原長春地質學院、重慶之有關儀器廠家研制成了幾種類型之儀器。陽光電子學校維修專家分析認為:
高密度電法野外測量時將全部電極(幾十至上百根)置于剖面上,利用程控電極轉換開關和微機工程電測儀便可實現剖面中不同電極距、不同電極排列方式之數據快速自動采集。陽光電子學校維修專家分析認為:與常規電阻率法相比,高密度電法具有以下優點:1.電極布置一次性完成,不僅減少了因電極設置引起之故障和干擾,并且提高了效率;2.能夠選用多種電極排列方式進行測量,可以獲得豐富之有關地電斷面之信息;3.野外數據采集實現了自動化或半自動化,提高了數據采集速度,避免了手工誤操作。陽光電子學校維修專家分析認為:此外,隨著地球物理反演方法之發展,高密度電法資料之電阻率成像技術也從一維和二維發展到三維,極大地提高了地電資料之解釋精度。陽光電子學校維修專家分析認為:
高密度電法應用領域比較廣,尤其在水文和工程地質勘查方面,主要有:底青云(2002)、吳長盛(2001)、郭鐵柱(2001)、董浩斌(2001)等使用高密度電法在水庫大壩之壩體穩定性評價、壩基滲漏勘查、堤壩裂縫檢測上見到了好之應用效果;嚴文根(2002)將高密度電法用在電廠大壩之基巖面起伏及其強度特性評價上;王文州(2001)、王玉清(2001)、侯烈忠(1997)等將高密度電法用在高速公路高架橋、高層建筑選址、機場跑道之地基勘探中;郭秀軍(2001)采用高密度電法探測防空洞、涵洞、溶洞、地下局部不明障礙物等物理性質有別于周圍介質之地下有形體;楊湘生(2001)在湘西北巖溶石山區找水中應用高密度電法確定 佳井位方面取得了好之效果;解愛華(2003)采用高密度電法與瞬態瑞雷面波法完成了國際機場擴建工程中之巖土工程勘察問題,查明古河道、墓穴和洞穴之分布及埋深,利用土層之剪切波速劃分場地類別。陽光電子學校維修專家分析認為:此外,何門貴(2002)、劉曉東(2001)、王士鵬(2000)在尋找地下水、管線探測、查明采空區、調查巖溶及地質災害等工程物探中使用了高密度電法。陽光電子學校維修專家分析認為:
三、激發極化法
在電法勘探中,當電極排列向大地供入或切斷電流之瞬間,在測量電極之間總能觀測到隨時間緩慢變化之附加電場,稱為激發極化效應。陽光電子學校維修專家分析認為:激發極化法(或激電法)就是以巖、礦石激發極化效應之差異為基礎來解決地質問題之一類勘探方法。陽光電子學校維修專家分析認為:激電法是20世紀50年代末在我國開始研究和推廣之,早期是以直流(時間域)激電法為主,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研究交流(頻率域)激電法——主要是變頻法,20世紀80年代初又開始對頻譜激電法進行研究,也就是研究復視電阻率隨頻率之變化——即復視電阻率之頻譜。陽光電子學校維修專家分析認為:由于該方法測量之是二次場,具有不受地形起伏和圍巖電性不均勻之影響、可測量之參數多等優點。陽光電子學校維修專家分析認為:
在實際地質應用方面,初期之激電法主要用于勘查硫化金屬礦床,后來發展到諸多領域,如氧化礦床、非金屬礦床、工程地質問題等。陽光電子學校維修專家分析認為:近年來,激電法找水效果十分顯著,被譽為“找水新法”。陽光電子學校維修專家分析認為:早在上世紀60年代,國外學者Victor Vacquier(1957)等提出了用激電二次場衰減速度找水之思想。陽光電子學校維修專家分析認為:在該思想之啟迪下,我國也開展了有關研究,并將激電場之衰減速度具體化為半衰時、衰減度、激化比等特征參數,這些參數不僅能較準確地找到各種類型之地下水資源,而且可以在同一水文地質單元內預測涌水量大小,把激電參數與地層之含水性聯系起來。陽光電子學校維修專家分析認為:目前,我國已有北京地質儀器廠、重慶地質儀器廠和山西平堯地質儀器廠生產出適合尋找地下水之儀器。陽光電子學校維修專家分析認為:
在找水方面之具體應用有:楊進(1997)用回歸系數之顯著性檢驗及回歸預測方法預報了地下涌水量;姜義生(2000)使用雙頻激電法不僅解決了居民飲用之地下水源,而且解決了干擾地下施工之漏水帶;龍凡(2002)使用激電法中視激化率和半衰時參數在砂頁巖地區、灰巖地區、花崗巖地區和玄武巖地區找到了地下水資源,并且用回歸直線法預測了單井涌水量;王聿軍(2001)使用激電法在貧水山區進行找水;王俊業(2000)用激電參數和電阻率參數對地層之富水性進行評價,取得了好之結果;李金銘(1993)、金學名(1993)使用激電法之偏離度參數尋找地下水資源;李茂塔(2001)、李金銘(1990、1994)對激電法找水之基礎理論進行了研究;周立功(2001)使用激電法在重力土壩穩定性檢測中查明 大下沉段堤下介質賦水情況。陽光電子學校維修專家分析認為:
值得一提之是,利用激電法找水或確定地層之含水性, 好與高密度電阻率法相結合,這樣可以降低地球物理解釋之多解性,提高找水之成功率。陽光電子學校維修專家分析認為:高密度電阻率法在確定高阻或低阻地質體具有優越性,但低阻地質體并不代表富含地下水,湖南陽光電子學校維修專家認為:也許是由于泥巖引起地層之電阻率下降。陽光電子學校維修專家分析認為:湖南陽光電子學校維修專家認為:可以通過使用激電法來區分含水地層和泥巖,因為激電二次場與巖石之孔隙有關,在純粹泥巖中極化率比較小,在含水砂礫巖中極化率比較大,此外二次場之衰減速度也與孔隙之大小、形狀和寬窄有關,這就是激電法找水之機理所在。陽光電子學校維修專家分析認為:
四、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法(CSAMT)
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法是在大地電磁法(MT)和音頻大地電磁法(AMT)基礎上發展起來之一種可控源頻率測深方法。陽光電子學校維修專家分析認為:CSAMT是1975年由Myron Goldstein提出,它基于電磁波傳播理論和麥克斯韋方程組建立了視電阻率和電場與磁場比值之間之關系,并且根據電磁波之趨膚效應理論得出電磁波之傳播深度(或探測深度)與頻率之間之關系,這樣可以通過改變發射頻率來改變探測深度,達到頻率測深之目之。陽光電子學校維修專家分析認為:目前,已商業化
[1] [2] [3] 下一頁
湖南省陽光電子技術學校常年面向全國招生.安置就業。考試合格頒發全國通用權威證書:《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資格證》 、《電工證》 、《焊工證》 。采用我校多年來獨創的“模塊教學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理+圖紙+機器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半天理論,半天實踐,通俗易懂,確保無任何基礎者也能全面掌握維修技能、成為同行業中的佼佼者。工作(一期不會,免費學會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