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電器維修資料網 > 正文 >
可編程控制器梯形圖編程規律分析
來源: 日期:2013-12-14 9:27:05 人氣:標簽:
2.輔助繼電器的應用
在程序設計中,常常應用輔助繼電器記錄程序的運行或停止狀態,以方便程序的編寫,這可認為是一個編程技巧。
[例1]下圖為某噴泉工作一個周期的時序圖。要求a、b、c三個噴頭按照時序圖所示時序動作。

分析:由時序圖可得本設計需要用到5個定時器,我們可以用t0~t4來表示,y0接通的時間段為t0定時時間未到(5s之前)或tl定時時間到而t2定時時間來到的一段時間內,其他輸出依次類推。通過分析可得下圖所示梯形圖。
由實例可看出,在這種循環編程中,我們可先實現定時器的循環,再根據定時器是否接通把輸出卡在某一時間段內。另外.mo的使用可使這種過程更加容易實現,容易掌握。
3.上升沿的應用
在編程中,有時應用上升沿方式可使時序更簡單。
4.置位/復位指令的應用
置位/復位指令的應用可使程序結構更緊湊,整個程序設計更容易理解、掌握。
[例2]現有三臺電動機ml、m2、m3,要求按下啟動按鈕xo后,電動機按順序啟動(ml啟動5s后,接著m2啟動,5s后m3啟動),按下停止按鈕x1后,電動機順序停止(m3停止5s后,接著m2停止,5s后ml停止)試設計其梯形圖。由要求畫出時序圖如下圖所示。
讀時序圖時可看出第一臺電動機的啟動只與啟動信號的上升沿有關,電動機的停止也只與停止信號的上升沿有關,所以我們 終選用脈沖式指令。梯形圖如下圖所示。
從例題中可看出,加入上升沿后,不管啟動信號一是自復式按鈕形式還是開關狀態(高電平一直存在)都可用同一程序完成,不用考慮更多因素,使程序更簡單。另外,set/rst指令的加入使得啟動、制動過程更加直觀易懂。
【看看這篇文章在百度的收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