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電器維修資料網 > 正文 >
分布式光纖溫度傳感器的發展史
來源: 日期:2013-12-8 11:32:37 人氣:標簽:
分布式光纖傳感器從 初提出的基于光時域散射fOTDRl的瑞利散射系統開始.經歷了基于0TDR的喇曼散射系統和基于0TDR的布里淵散射系統.使得測溫精度和范圍大幅提高。光頻域散射 fOFDR)的提出也很早,但只有到了近期.伴隨著喇曼散射和布里淵散射研究的深入。使OFDR和它們結合才顯示出了它的優越性。基于 0TDR 和 OFDR 的分布式溫度光纖傳感器已經顯示出了很大的優越性.所以基于 OTDR0FDR 的分布式溫度光纖傳感器仍將是研究的熱點.尤其是基于 OFDR 的新的 分布式光纖傳感器將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土耳其Gunes Yilmaz 研制出10km、溫度分辨率為1℃、空間分辨率為 1.22m 的分布式光纖溫度傳感器。在國內,中國計量學院、重慶大學、浙江大學等單位根據應用的需要.先后開展了分布式光纖溫度傳感器的研究。中國計量學院 1997 年研制了一種用于煤礦、隧道溫度自動報警的分布式光纖溫度傳感器系統,該系統光纖長為 2km,測溫范圍為 50℃~150℃,測溫精度為 2℃,溫度分辨率為 O.1℃。2005 年設計制造出 31km 遠程分布式光纖溫度傳感器。測溫范圍 0℃~100℃, 溫度測量不確定度為 2℃,溫度分辨率為0.1℃,測量時間為432s。空間分辨率為4m。 6.1.2 光纖光柵溫度傳感器 光纖光柵溫度傳感技術主要研究Bmgg光纖傳感技術。根據Bragg光纖光柵反射波長會隨溫度的變化而產生”波長移位”的原理制成光纖光柵溫度傳感器。1978年。加拿大渥太華通信研究中心的 K.O.HiU 等人首先發現摻鍺石英光纖的光敏 效應.采用注入法制成世界上第一只光纖光柵,1989 年,Morev 首次報導。英國 T.A1lsoD 利用橢圓纖芯突變型光纖研制出溫度分辨率為 O.9℃、曲率分辨率為0.05 的長周期光纖光柵曲率溫度傳感器。意大利A.IaDICiCCo利用非均勻的稀疏布拉格光纖光柵 fThFBGsl 同時測量折射率和溫度。該傳感器的溫度分辨率為 0.1℃。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利用光纖光柵的金屬槽封裝技術將光 纖光柵溫度傳感器的靈敏度提高到 O.02℃:哈爾濱工業大學把光纖光柵粘貼在 金屬半管上。使其分辨率達到 0.04℃:基于彎曲損耗的光纖溫度傳感器基于彎曲損耗的光纖溫度傳感器利用硅纖芯和塑料包層折射率差隨溫度變化引起光纖孔徑的變化、光纖的突然彎曲引起的局部孔徑的變化的原理測量溫度。烏克蘭采用 EBOC伍ngIish—BICkford Optics Com—pany生產的多模階躍塑料包 層硅纖芯光纖HCN~H,已做出基于彎曲損耗的光纖溫度傳感器。其測溫范圍30℃~70℃。靈敏度達到O.5℃。法國研究出測溫范圍20℃~60℃。靈敏度為0.2℃的基于彎曲損耗的光纖溫度傳感器。國內主要是對光纖的彎曲損耗與入射波長、彎曲半徑、彎曲角度、彎曲長度、光纖參量和溫度等的關系做了一些研究。
【看看這篇文章在百度的收錄情況】
相關文章
- 上一篇: 甲烷傳感器的零點漂移及調校零點
- 下一篇: MCU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