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電器維修資料網 > 正文 >
TCP/IP的分層
★★★★★【文章導讀】:TCP/IP的分層具體內容是:1、TCP/IP的分層模型Internet采用了TCP/IP協議,如同OSI參考模型,TCP/IP也是一種分層模型。它是基于硬件層次上的四個概念性層次構成,即網絡接口層、IP層、傳輸層、應用層。網絡接口層:也稱數據鏈路層,這是TCP/IP …
來源: 日期:2013-11-15 15:36:41 人氣:標簽:
1、TCP/IP的分層模型
Internet采用了TCP/IP協議,如同OSI參考模型,TCP/IP也是一種分層模型。它是基于硬件層次上的四個概念性層次構成,即網絡接口層、IP層、傳輸層、應用層。
網絡接口層:也稱數據鏈路層,這是TCP/IP 底層。功能:負責接收IP數據報并發送至選定的網絡。
IP層:IP層處理機器之間的通信。功能:它接收來自傳輸層的請求,將帶有目的地址的分組發送出去。將分組封裝到數據報中,填入數據報頭,使用路由算法以決定是直接將數據報傳送至目的主機還是傳給路由器,然后把數據報送至相應的網絡接口來傳送。
傳輸層:是提供給用層之間的通信,即端到端的通信。功能:治理信息流,提供可靠的傳輸服務,以確保數據無差錯的地按序到達。
2、TCP/IP模型的分界線
協議地址分界線:以區分高層和低層的尋址,高層尋址使用IP地址,低層尋址使用物理地址。應用程序IP層之上的協議軟件只使用IP地址,而網絡接口層處理物理地址。
操作系統分界線:以區分系統與應用程序。在傳輸層和應用層之間。
3、復用與分解
發送報文時,發送方在報文中加和了報文類型、選用協議等附加信息。所有的報文以幀的形式在網絡中復用傳送,形成一個分組流。在接收方收到分組時,參考附加信息對接收到的分組進行分解。
【看看這篇文章在百度的收錄情況】
相關文章
- 上一篇: 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
- 下一篇: IP協議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