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電器維修資料網 > 正文 >
液晶顯示器(LCD)結構原理
來源: 日期:2013-11-1 14:20:49 人氣:0標簽:
液晶顯示器(lcd)屬于被動型顯示器件,是利用液晶的電光效應、通過交流電場控制環境光在顯示部位的反射(或透射)來顯示的。它本身不發光,不能在光線黑暗的環境下顯示。
液晶是一種具有電光效應的物質,它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既具有晶體特有的雙折射性,又具有液體的流動性。
液晶主要可分為熱致液晶和溶致液晶兩大類。液晶顯示器使用的是熱致液晶。它在電場的作用下,分子排列發生了變化,其光學特性也隨之發生變化。黑白液晶顯示器通常是將上、下兩塊具有透明電極的玻璃疊放(留有一定的間隔),四周封接在一起,封接邊框上留有一個注入口。
從注入口抽真空并注入液晶材料后,將注入口密封好。在玻璃的上、下表面各貼上一片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偏振片,底部再加上一片反射板。
當入射光通過上偏振片(其偏振方向與上電極面液晶分子排列方向相同)形成的偏振光射入液晶層時,其被液晶層扭轉了90。,液晶盒為透明狀態,可以看到反射板。當液晶盒上、下兩電極之間加上一定的交流電壓時,電極部位的液晶分子在電場的作用下會轉變成與上、下玻璃面垂直排列狀態,此時液晶層失去旋光性,不能改變偏振光的方向,因此看不到反射板,只能看到電極(電極可制成數字、字符或圖形)部位為黑色。
下圖是液晶顯示器外形圖。
【看看這篇文章在百度的收錄情況】
相關文章
- 上一篇: LED數碼顯示器的種類
- 下一篇: 液晶顯示器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