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校地址:湖南省 長沙市 雨花區 車站南路紅花坡路口 |
![]() |
學校地址:湖南省 長沙市 雨花區 車站南路紅花坡路口 |
這次我們有機會拿到了由臺灣的超級臺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這款編號為YOU-C-002的“雙子星”風扇,它是今天的主角。其實,生產南極風系列風扇的公司并沒有把這款風扇命名為“雙子星”,只是我覺得這種雙風扇的設計十分特別,自己就下意識的給它起了這個名字。不過,這款風扇的外型確實有它獨特的地方——采用了雙風扇同時散熱的方式。相當于在一般風扇的設計基礎之上,加了一個雙保險,功率成倍的增長,帶來的降溫效果也自然好于一般風扇,稱它為永遠燒不掉CPU的雙磁浮風扇,也就一點也不過分了。
這款風扇 高可以支持雷鳥1.3GHz和PⅢ的CPU。它的散熱葉片、底版形狀及風扇配置都與大多數的風扇有明顯的不同。設計上延續了南極風一貫設計風格,采用了兩側四塊多層超薄鰭片作為散熱片,大家都知道風扇散熱主要是依靠流動的空氣帶走多余的熱量,所以與空氣進行熱交換的效率就是非常重要的了,然而散熱器效率與散熱器面積密切相關,所以采用多層極薄的鰭片就是為了提高散熱器的表面積。這種新的鑄造工藝被稱為“鋁鰭折”工藝(Aluminum folded fin),支架和鰭片在分別加工后,再壓合在一起。經過這樣“幾字回型”設計的散熱片的表面積,可以比普通風扇散熱片表面積增大不止一倍。
同時,它并沒有將兩邊的鰭片作成一個整體,而是沿用了普通風扇的兩條散熱鰭片的設計,當然中間留出的通道并不是為安裝扣具之用,這里所留出的空間是創造出更好的空氣流動通道,空氣流被固定在上方的風扇加速以后,壓將下來,從鰭片之間流過,帶走CPU散發出來的熱量。雖然這樣設計在加工時難度加大,但確實對散熱有很大的幫助。
此風扇的扣具是固定在散熱片中間的,彈性很好,而且增加了省力裝置。
風扇安裝在散熱片的兩測,體積小巧,表面積是6*6平方厘米,厚度是1厘米。整個風扇的體積是7*6*6厘米,底部的散熱片厚度是5毫米。風扇采用11片小扇葉設計,標稱轉速5200轉。
附送的硅脂放在一個十分精致的小容器中,比起一些風扇廠家,將硅脂隨便一裝就草草了事,南極風算是想的非常周到了。
測試平臺:
CPU:Intel PⅢ800EB
主板:升技SE6
顯卡:ATI RADEON 32M DDR標準版
CPU風扇:南極風YOU-C-002
內存:KingMax 128M PC133 SDRAM
顯示器:愛國者700A
電源:金河田K7 335
鍵盤:Acer52M
鼠標:羅技旋貂鼠
硬盤:IBM 75GXP 30G
測試軟件:windows 98 (英文第二版)、3D Mark2000、Quick 3 DEMO
測試過程中的室溫為20度
看過上面對風扇的外觀及性能介紹之后,我們開始對它在使用中的效果進行測試。因為它的尺寸比較適中,在安裝時沒有出現擠壓周圍元件的情況,扣具彈性也較好,所以安裝過程相對比較容易。由于風扇的電機部分設計比較精密,在旋轉時的震動空間較小,僅有的噪音只是空氣在扇葉中擺動的聲音。開機進入BIOS,顯示開機溫度27度,風扇轉速平均在5300轉左右,略高于標稱的5200轉的轉速。進入win98后利用SiSoft Sandra 2001se Professional中的cpu&bios information觀察溫度:30.9度。運行一遍3Dmark2001后,再接著運行Quake3 30分鐘后,溫度為39度。待機一段時間(大約10分鐘),顯示溫度為37度。 后循環測試,運行superpi 104萬位的效果,測試次數超過十遍,顯示溫度為44.8度。
總體來說,這款風扇在設計方面的確很有特點。能夠更好的保證CPU不會因風扇停轉而燒毀。在現在這樣一個CPU發熱很成問題的今天,除去水冷、硅片制冷器、壓縮機制冷、液氮制冷等很難讓大多數人所接受的方法外,靠增加風扇數量來提高降溫效果,不失為一種有效可行的辦法。風扇的總功率的提高,也使得在降溫上的效果也好于同為風扇制冷的其他產品。只是這種設計現在還不被大家所接受,如果今后風扇廠商們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的改進散熱片結構和風扇功率的話,應會有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