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校地址:湖南省 長沙市 雨花區 車站南路紅花坡路口 |
![]() |
學校地址:湖南省 長沙市 雨花區 車站南路紅花坡路口 |
第一次接觸超頻是在奔騰出現的年代,記憶還是那么的清晰,家里的奔100讓我超到了120,或許這樣的成績在現在很多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可對當初的我,這是我超頻生涯中的第一次成功。當時的超頻沒有任何的散熱措施,打開機箱,CPU上連電扇都沒有,有的只是一塊碩大的散熱片,估計是現在常見的那種散熱片的3-4倍。
120的速度陪伴著我結束了高中生涯,進大學了,離開了家,我賣掉了自己的第一臺電腦,開始幻想著自己的新電腦。98年底,第一次聽說有人把賽揚300超到450,心動了,于是我決定了自己的選擇賽揚,也是98年底,DIY概念被引進了中國,超頻開始為人所關注。我買的333編號是SL2WM,是所謂的極品,輕松上了100外頻以后我在半年后把外頻加到113,沒過幾天,開機時黑屏,以后再沒點亮過。
再換過CPU是在今年的暑假,DURON讓我無比的心動,可惜我 終還是沒等到AMD點倉的那天,接近9月我700大洋買了DURON600。和上次無比相似,在8倍頻安全度過夏天后我把倍頻改成了10,想迎接一個美麗的秋天,結果迎來的是DURON燒毀的噩耗。
兩顆CPU就這樣走了,我總算在失敗中得到了經驗,隨便說說,供大家分享。
一:你需要多快的速度,很多人的超頻只是為了適應一種現在普遍存在的DIY潮流,而DIY的實際是超頻么?很多人用超頻后的電腦干什么了?看VCD,打字,玩模擬器,就這樣,你需要超頻么?他們認為超頻就是還原CPU的真正性能。其實不然,超頻并非是還原CPU的真正性能,而是讓自己的CPU運行于一個邊緣狀態,使CPU的出錯的概率大大提高了。你讓CPU運行在邊緣狀態就為了看VCD,打字,玩模擬器?值得么?
二:溫度,你關心過自己CPU的溫度嗎???不是開機的時候簡單地按DEL進去看看而已,那樣的溫度隨便的風扇都能控制在35度以下。頻繁的磁盤讀取,三維圖形渲染或者高強度三維游戲讓CPU滿負荷運作時它的溫度是多少你關注過么?在高溫下你的CPU就發生了電子遷移現象,它或許不會燒毀CPU,但不斷地縮短著使用的年限。
三:金錢問題。都知道,中國的國情是這樣的,一塊好的CPU耗費的可能是一個月的工資,可能還不止,那你還想什么,還在極限下使用你的CPU么?以前的賽揚燒了拿去換老板還看不出來,而現在的K7,呵呵,算了,連貼CPU下的商標都焦了還有人給換么?
我不反對超頻,畢竟超頻很符合少花錢多辦事的原則,但適度兩字是如此的重要,別讓你的CPU在死亡的邊緣下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