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 007K 型VCD機主軸不轉檢修實錄
故障為主軸不轉,屏幕顯示NO DISC。
分析此故障可能涉及的部分有光頭、主軸電機、主軸電機驅動、數字信號處理、RF信號、電源等電路,其中光頭部分應是重點。
打開機蓋加電,光頭在小范圍內做徑向往返,鏡頭垂直升降5次,搜索聚焦正常。為了能方便地觀察激光,使托盤伸出,用扁口起子插入托盤左邊靠后的D形孔里向右撥動托架導軌槽中的限位塑片,卸下托盤。點按開關倉鈕,待托盤伸縮傳動齒輪順時針轉動時,按下托盤到位微動開關,齒輪停轉,光頭即進入初始程序。在相距30cm處的較大范圍內能觀察到物鏡中有明亮的紅光。用放大鏡查看物鏡表面有少量污漬,用毛筆蘸蒸餾水清潔后,用脫脂棉吸去余水,放入光碟試機,無效。用萬用表R×1量程測量主軸電機兩端(草綠色、黃色),電機運轉自如,說明電機正常。由于肉眼辨別激光的強弱不準確,用500型萬用表R×1K量程配合紅外接收二極管(見1996年第40期本版文章)間接探測激光的強弱,表針從500kΩ降到25kΩ左右;再測激光二極管兩端電壓(測光頭后側面上的電容端電壓)為1.83V,正常。試微調APC電路上的VR,再測電壓為1.88V,試機仍無效。
根據主軸電機啟動的工作原理可知,光頭光路腔中的光敏接收管將碟片反射來的坑點信號轉變為電信號后,經前置放大器TDA1300整形放大,從{9}腳輸出RF信號進入CAA7372{15}腳進行數字處理,從{33}腳、{34}腳輸出,經RC網絡濾波變成直流信號加到TDA7073{6}腳控制端,{7}腳為電壓參考端,經驅動處理從{9}腳、{12}腳輸出驅動電壓,使主軸電機得電啟動。卸下機芯,在主軸碟架上放上碟片(不要裝托盤,以免托盤的伸縮運動阻礙信號的測試),用手把光頭連同運載光頭架的滑動支架推到工作位,與加載器自動閉合夾持著碟片。翻轉線路板將其朝上,讓光頭進入初始程序,測TDA7073{6}、{7}腳電壓為0V(正常時為0.3V),沒有驅動電壓。測CAA7372{33}、{34}腳電壓為0V(正常時為4.2V),再測TDA1300{9}腳電壓為0.4V(當有RF信號輸出時,正常電壓應為1.5V),光頭靜止時為0.35V(基本正常),可見{9}腳無RF信號輸出。查TDA1300外圍6個元件以及各腳靜、動態電壓均無問題,撓性扁排連線無斷裂,判斷故障仍在光頭!
為找出故障根源決心對光頭動手術。左手壓住光頭,用針挑去物鏡兩邊的乳膠,取下物鏡見45度偏光分束鏡定位牢固,鏡面有少量灰塵,用棉簽清潔后還原,試機仍無效。又找來一臺僅用數月的同類機進行比較,所測數據基本一致。筆者曾見1999年本報第23期文章說飛利浦光頭有三個特點:(1)激光管老化前后的激光強弱變化不明顯;(2)激光管老化后很少挑碟,而更多的是干脆不讀碟;(3)激光管老化后調節APC功率電位器基本無效。似乎果真如此!但筆者仍決定做一次原因探索。我切斷激光管與APC板Q3c極間的線路,測得激光管內阻為43kΩ(正常值為15kΩ~25kΩ),確已老化無疑。那么光頭的光敏接收管又如何呢?筆者做了以下試驗:把市售激光筆光源對準物鏡孔,測同裝在光路腔內的光敏管內阻的變化情況,結果正反電阻無窮大(不排除光敏管未收到光信號),懷疑光敏管也失效。由于飛利浦光頭較難修理,換上新光頭后,故障即排除,便未再做進一步探索。希同行中維修此光頭更有經驗及訣竅的不吝賜教。
新疆石河子 石廣訓

分析此故障可能涉及的部分有光頭、主軸電機、主軸電機驅動、數字信號處理、RF信號、電源等電路,其中光頭部分應是重點。
打開機蓋加電,光頭在小范圍內做徑向往返,鏡頭垂直升降5次,搜索聚焦正常。為了能方便地觀察激光,使托盤伸出,用扁口起子插入托盤左邊靠后的D形孔里向右撥動托架導軌槽中的限位塑片,卸下托盤。點按開關倉鈕,待托盤伸縮傳動齒輪順時針轉動時,按下托盤到位微動開關,齒輪停轉,光頭即進入初始程序。在相距30cm處的較大范圍內能觀察到物鏡中有明亮的紅光。用放大鏡查看物鏡表面有少量污漬,用毛筆蘸蒸餾水清潔后,用脫脂棉吸去余水,放入光碟試機,無效。用萬用表R×1量程測量主軸電機兩端(草綠色、黃色),電機運轉自如,說明電機正常。由于肉眼辨別激光的強弱不準確,用500型萬用表R×1K量程配合紅外接收二極管(見1996年第40期本版文章)間接探測激光的強弱,表針從500kΩ降到25kΩ左右;再測激光二極管兩端電壓(測光頭后側面上的電容端電壓)為1.83V,正常。試微調APC電路上的VR,再測電壓為1.88V,試機仍無效。
根據主軸電機啟動的工作原理可知,光頭光路腔中的光敏接收管將碟片反射來的坑點信號轉變為電信號后,經前置放大器TDA1300整形放大,從{9}腳輸出RF信號進入CAA7372{15}腳進行數字處理,從{33}腳、{34}腳輸出,經RC網絡濾波變成直流信號加到TDA7073{6}腳控制端,{7}腳為電壓參考端,經驅動處理從{9}腳、{12}腳輸出驅動電壓,使主軸電機得電啟動。卸下機芯,在主軸碟架上放上碟片(不要裝托盤,以免托盤的伸縮運動阻礙信號的測試),用手把光頭連同運載光頭架的滑動支架推到工作位,與加載器自動閉合夾持著碟片。翻轉線路板將其朝上,讓光頭進入初始程序,測TDA7073{6}、{7}腳電壓為0V(正常時為0.3V),沒有驅動電壓。測CAA7372{33}、{34}腳電壓為0V(正常時為4.2V),再測TDA1300{9}腳電壓為0.4V(當有RF信號輸出時,正常電壓應為1.5V),光頭靜止時為0.35V(基本正常),可見{9}腳無RF信號輸出。查TDA1300外圍6個元件以及各腳靜、動態電壓均無問題,撓性扁排連線無斷裂,判斷故障仍在光頭!
為找出故障根源決心對光頭動手術。左手壓住光頭,用針挑去物鏡兩邊的乳膠,取下物鏡見45度偏光分束鏡定位牢固,鏡面有少量灰塵,用棉簽清潔后還原,試機仍無效。又找來一臺僅用數月的同類機進行比較,所測數據基本一致。筆者曾見1999年本報第23期文章說飛利浦光頭有三個特點:(1)激光管老化前后的激光強弱變化不明顯;(2)激光管老化后很少挑碟,而更多的是干脆不讀碟;(3)激光管老化后調節APC功率電位器基本無效。似乎果真如此!但筆者仍決定做一次原因探索。我切斷激光管與APC板Q3c極間的線路,測得激光管內阻為43kΩ(正常值為15kΩ~25kΩ),確已老化無疑。那么光頭的光敏接收管又如何呢?筆者做了以下試驗:把市售激光筆光源對準物鏡孔,測同裝在光路腔內的光敏管內阻的變化情況,結果正反電阻無窮大(不排除光敏管未收到光信號),懷疑光敏管也失效。由于飛利浦光頭較難修理,換上新光頭后,故障即排除,便未再做進一步探索。希同行中維修此光頭更有經驗及訣竅的不吝賜教。
新疆石河子 石廣訓
